对教师冷血是大学之耻
朱昌俊
形形色色的个体悲喜与人情世故,构成了大多数人对这个世界的定义与想象。我们无法苛求社会尽善尽美,但那些突破底线的社会“暗面”若得不到及时的纠偏,那些显而易见的权利漏洞若不能被有效缝补,那么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悲剧的主角。
对教师冷血是大学之耻
朱昌俊
在一片指责声中,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决定恢复刘伶利的劳动关系,对“存在工作失误”的人事处处长作出了停职检查的处理。并宣布补偿刘伶利2014年9月至2016年8月工资5.76万元(按每月2400元计算),补偿按6个月工资计算的丧葬抚恤金1.44万元,两项合计7.2万元。可惜的是,这一切刘伶利永远都无法看到了。
刘伶利的遭遇被曝光后,随即引发了社会的愤慨与同情。罹患癌症已是人生的大不幸,而学校在得知病情后,二话不说就下达开除文件,这等于又是送上“致命一击”。何况作为教书育人的大学,如此对待一个患病员工,完全丧失大学应有的担当和德行,更让人大失所望。人们又怎么放心把孩子交给这样的大学?舆论所表现出来的对刘伶利遭遇的同情,也是出于一种“社会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反映。作为人们眼中“体面风光”的大学教师,尚会遭遇这样的绝情对待,对于更多“普通”的职业者而言,自己的正常劳动权益又是否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无疑,刘伶利的不幸,所给出的是消极答案。
一般的职工权益保障问题在舆论场中得以曝光,通常都表现为“投诉无门”,但生前身为大学教师的刘伶利即便在法律上告赢了校方,及至其离世前却依然未能等来学校依法履行判决。到底是什么让一所学校失去了起码的人道主义?又是什么让他们无视法律的判决?刘伶利的个人极端遭遇,因为媒体的关注,而终究迎来迟到的“善后”,下次若再出现法院判了却依然难以维权的情况,个人的权利救济渠道又在哪?这恐怕是在感叹个体的悲剧之外,必须直面的社会之问。
患癌后被校方开除,其痛楚没有人能够真切体会,这一连串的遭遇与人情炎凉,让这位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仍不忘涂红色指甲油、抹口红、打开美颜相机自拍的姑娘,承受了怎样的尊严之殇。但正是此类形形色色的个体悲喜与人情世故,构成了大多数人对这个世界的定义与想象。我们无法苛求社会尽善尽美,但那些突破底线的社会“暗面”若得不到及时的纠偏,那些显而易见的权利漏洞若不能被有效缝补,那么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悲剧的主角。
有人感叹,宣传花学校72万元都不够,毁掉名声只花了7.2万元。作出如此让人“寒心”之举的博文学院,必将为其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只是,如果没有那一份冷血的开除通知书,刘伶利或许在去世前对这个世界会有多一点的留恋,也不至于向朋友感叹“不好玩”。而一个社会的温情与“好玩”,其起码的一点就体现为让人享有应有的尊严。但愿,不再会有下一个“刘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