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为农 育种育人
——水稻育种专家姚海根奉献科研五十载
本报记者 金春华
农村“双抢”,早稻抢收、晚稻抢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育种人员最忙碌的时候。近日,记者赶到嘉兴市农科院采访。到了约定时间,只见一名农民模样的男子头戴草帽,骑着一辆电瓶车匆匆赶来,白衬衫被汗水湿透。
“不好意思,你再等我一下。”他在记者面前停住车,到一个水池边冲洗高筒雨靴上的泥巴,然后把电瓶车后座几大捆刚从田间选回的早稻单株抱进操作室。原来,这位身材壮实、头发斑白、皮肤黝黑的“农民”就是姚海根。“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和记者聊天间,姚海根哼了一段歌词。从1965年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至今,他一直从事水稻遗传育种与栽培研究。
从嘉兴到海南
育成水稻品种近90个
姚海根的办公室里,摆着一张80厘米宽的小床,“双抢”等农忙季节,他就住在办公室。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育种科研也受到各方重视。你看看我们这里众多新盖的建筑物和配置的科研设施就知道了。”姚海根说。
嘉兴市农科院始建于1956年,原名嘉兴农业试验站。“十一五”期间,嘉兴市拨款近3000万元建设嘉兴市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加上在海南建的嘉兴市“南繁”育种基地,该院现总共拥有试验田400余亩。
说起嘉兴市农科院60年的历史,“南繁”一词不时出现在姚海根嘴边。所谓“南繁”,就是利用海南冬春独特的气候条件加种一季作物,一年内南方、北方交替种植,以此加快新品种培育进程。嘉兴市农科院早在1965年就开始水稻“南繁”。
“‘南繁’非常重要。改革开放初期,省科委就拨款在海南陵水县建了4间平房,是现今嘉兴农科院海南水稻育种基地雏形;在此基础上,嘉兴市还出资扩建了一个晒场和5间平房。”姚海根自1974年冬季去了陵水,42年从未间断,已是我省目前年纪最大的“南繁”成员。
那时从嘉兴到陵水,要先坐火车到湛江,再转汽车到海安,然后是坐轮渡、小火车、长途汽车到目的地,少则7天,多则10余天。姚海根等人背着种子、拖着行李,就如候鸟迁徙,年复一年。到如今,他已育成水稻品种近90个,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累计推广种植3亿余亩,新增稻谷近60亿公斤。姚海根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水稻育种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全院勒紧裤带
加快青年人才培养
当年在大学,年龄最小、个头最矮、被同学们亲切称为“小鬼”的姚海根,原本学的是机械设计制造,一年后,院系调整,他转学农学。
“为农而学、学而为农,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姚海根深情回忆起半个世纪前在杭州华家池畔接受大学教育的那种自豪与感恩。1965年,姚海根大学毕业,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开始与水稻打交道。1973年,他调回嘉兴,就如一颗种子落在故乡的地里,生根、发芽、成长。“搞农业科学研究,广袤田野是实验室,广大农民是最终服务对象。”姚海根说。
嘉兴是我省传统产粮区,研究水稻是嘉兴农科院传统强项。姚海根根据单位领导安排,跟着单位调研组的老同志走遍了嘉兴地区18个高产基地,历时一年多,与农民、村干部、基层农技人员同吃同住,调查、总结水稻高产技术和经验。
“调研组的老同志实践经验非常丰富,总结提炼能力非常强,既能动手,又能动嘴、动笔,还与农村干部、农民亲如一家,我很敬重他们。”姚海根说,“那段经历既锻炼了我的实际工作能力,更培养了我与基层干部、农民休戚与共的感情。”
1993年9月,姚海根被任命为嘉兴市农科院院长。上任伊始,他就提出培养人才是第一战略目标。在院里经费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坚持全院“勒紧裤腰带”,把优秀在职青年科研人员送到浙大深造,在校学理论、在单位做毕业论文,理论与实践并重。
7个硕士、5个博士……嘉兴市农科院成为我省第一家培养出博士的市级农科院。这批人才毕业后基本留在院里,现已成为院里的科研主力。现任院长程旺大,进院时是一名中专生,在院里培养下成长为浙大农学博士,先后参加和主持国际合作和国家、省、市科研项目近4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