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图景日渐清晰
“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件事,第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第二是中国的城市化。”新旧世纪交替之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的这个著名论断,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突飞猛进的中国城市化进程。
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人数超过西方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的总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斯蒂格利茨判定:城市化不仅决定中国未来,也决定世界的发展进程。
而在中国东南沿海,浙江以占全国1%的陆域面积、4%的人口,创造了近7%的经济总量,这离不开城市化发展释放的巨大能量。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市化道路。10年来,浙江始终坚持这一发展战略,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一幅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城乡一体化图景日渐清晰。
新出炉的《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市化水平达65.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浙江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07︰1,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你好,乡村都市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多伴随着人口大量迁徙、流动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犯罪率上升等“城市病”。
而处于同等发展阶段的浙江,近年来却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许多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居住地,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以及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方式,就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这种名叫“就地城市化”的做法,是浙江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一大亮点。其产物,便是一个个从乡间破土而出的小城市,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乡村都市”。
坐落于东海之滨的慈溪周巷镇,称得上“就地城市化”的先行者。这里人口集中,小家电产业发达,是一个各类资源集聚的中心镇。而由“镇”到“城”的改变,源于周巷2010年被列入全省首批共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
在浙江,小城市的标准主要包括: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以上,户籍人口6万以上或常住人口10万以上,年财政总收入1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万元以上,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在90%以上……“与中心镇相比,它的人口和产业集中度更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更强,政府职能配置和运行管理更有效。”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相比这些数据,周巷镇万安庄村村民熊师傅的体验也许更直观:2011年,周巷首家3D影院开业,看场电影不必再开半小时车到县城去了;2012年,一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建成并投用,距村里只有五六分钟车程;2013年,周巷图书馆开馆,村民们茶余饭后有了好去处……他说,身处熟悉的乡土社会,又能享受现代城市生活,这样的周巷让人喜爱。
截至2014年4月,浙江从200个中心镇中选取43个作为小城市培育试点,在下放多项事权和综合执法权的同时,每年还下拨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逐步形成了工贸特色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品质新城等多种发展定位,城乡一体化进程由此加快。
奔跑吧,特色小镇
从2015年开始,一批批年轻的创业者,携带项目与资金,满怀憧憬与激情向着城市郊区奔跑。
西湖龙坞茶镇、余杭梦想小镇、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磐安江南药镇……他们的目的地不尽相同,却无不追逐着一个共同的词汇——特色小镇。 (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镇”,更不是某一类产业园区,而是一个个有着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平台。未来,它们不仅将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以其生产、生活与生态相互融合的独特生长模式,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产城融合的浙江新样本。
有着800多年历史的余杭仓前古镇,一度面临“两难”困境:是保留那些悠久的历史建筑,以此作为旅游开发的资本,还是任由它们被高楼大厦取代,落入“千城一面”的窠臼?梦想小镇的出现,为它指明了方向。
如今,走进这片核心规划范围3平方公里的小镇,道路通达,无线网络覆盖,12幢由老粮仓改造而成的现代办公大楼和精致时尚的人才公寓相呼应,周边良田纵横,水系环绕,与原有的古建筑巧妙融于一体,仿若一个环境优美的田园城市。
90后创业者茹方军至今记得,当他第一次来到这里,想为自己的3D打印研发团队寻找一个栖身之所时,很快就被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与生活姿态吸引:你可以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也可以停下来喝杯咖啡、玩玩滑板——小镇不仅是工作场所,更是思想与理想的碰撞空间、人才与技术的交流空间、新老文化的融合空间。
正因此,更多的茹方军们寻路而来。截至今年6月,来自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10余个孵化器和两家美国硅谷平台相继落户小镇,集聚创业项目590余个,创业人才近5400名。同时,211家金融机构在此集聚,管理资本达442亿元,一个比较完备的金融业态正逐渐形成。
根据规划,浙江将在3年内重点培育100个特色小镇,聚焦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兼顾茶叶、丝绸、黄酒、中药等历史经典产业。小镇里的每个人,都将有幸成为新型城市化发展的亲历者。
城市化,以人为本
进城或是返乡?过去,这一问题的答案,大多与横亘城乡之间的一纸户籍相关。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里人,可以享有城市就医、入学、社会保障等各项权利;而持有“农业户口”的村里人,即使长期在城市生活、工作,仍无法真正融入其中,呈现“半市民化”状态,由此形成城市内的新二元结构。
鸿沟如何跨越?浙江的思路是:从户籍制度改革入手,通过创造平等的制度环境,让进城农民真正落户,共享城市公共服务和发展机会,同时保留他们在农村的合法权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场化进程,真正实现人的城市化。
在率先实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嘉兴,自2008年10月起不再区分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相关的社保、就业、计生、土地承包等政策也随之配套跟进。
而在德清县,通过对农村土地或山林的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房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颁证,把村集体资产股权确权到每一位社员,让农民进城不再有后顾之忧,“农村利益可保留、城市利益可享受”。
根据农村经济学家迈克尔·利普顿提出的“城市偏向理论”:当今世界穷国的最重要矛盾,既不是资本和劳动的矛盾,也不是外国利益与本国利益的矛盾,而是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矛盾。
而浙江的新型城市化,正是在城乡融合发展中,从制度上消除和防止这种矛盾,使人们共享发展成果。
放眼“十三五”,一幅新型城市化的蓝图已跃然纸上:到2020年,浙江户籍人口城市化率达55%左右,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70%左右。届时,城市化水平和质量同步提升,区域协同和城乡一体化水平更高,城市经济创新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品质显著改善,城市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将进入更高水平的全面融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