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让科学更强大
潘如龙
技术性问题可以不断改进,战略性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在经历了质疑后,我国科技的大树必将更为枝繁叶茂、不惧风雨。
质疑让科学更强大
潘如龙
量子通信不靠谱?一旦遭干扰就成摆设?在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升空后,网上随即出现了一些质疑。
有人质疑,看似无懈可击的量子通信,一旦存在敌方任何形式的入侵行为,稳定的量子通信都将无法完成。对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研究员袁岚峰表示,窃听确实会阻挠通信,但这只是技术问题,不影响国家的战略性方向选择。
量子通信是第二次量子革命的代表性技术之一。量子通信卫星将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的量子通信,通过超远距离的量子纠缠实验,来实现对量子非定域性的检验。因此,发射量子卫星,正是为了通过实验来验证科学,并由此来弥补理论漏洞,找到解决之道。科学研究活动就是为了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并在探索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合理的质疑其实也是科学进步的动力。真理越辩越明,科学在质疑中进步。相反,没有质疑,就不会有创新。当年,正是强烈的质疑才促使伽利略登上比萨斜塔进行了载入史册的实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第一次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神话,动摇了其在物理学中长期占据的统治地位。
1935年,爱因斯坦评论量子纠缠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觉得这要能成功简直是“见鬼了”。爱因斯坦代表的经典物理学派与量子学派已进行了近百年的论战,在质疑中很多造福人类的重大发明出现了。
毫无疑问,爱因斯坦的质疑是一种基于理性之上的合理态度。“墨子号”上天之后的质疑大多数是真诚的,但有些声音就明显带有酸味。对于这种阴暗心理、这种声音,我们不妨一笑了之。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科学家筚路蓝缕,从研制量子通信网络终端设备等一个个产品做起,从几十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转到自由空间纠缠光子分发,到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雏形的构建,使中国的量子通信技术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中国的量子通信科研水平由此让同行从质疑到认可,英国《自然》杂志感叹道,“这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崛起,从十年前不起眼的国家发展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美。”
量子力学是现代科技的一大支柱,量子通信是事关国家信息和国防安全的战略性事业,是未来国际竞争的科技制高点。发展量子通信,技术性问题可以不断改进,战略性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在经历了质疑后,我国科技的大树必将更为枝繁叶茂、不惧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