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淡成败,也要追求金牌
肖纯
人们看淡成败,与要不要拿金牌、能不能拿金牌是两码事。无论是奥运会,还是其他领域的竞技场,宽容失败永远只是态度,追求成功才是目的。两者不仅不矛盾,甚至可以说宽容失败是为了更好地追求成功。
要看淡成败,也要追求金牌
肖 纯
里约奥运会临近闭幕,中国与英国在金牌榜上你争我赶,这样的局面在前几年是难以想象的。
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来,中国在奥运会金牌榜的排名从未跌落到第三位,这也逐渐被视为是中国队的正常实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更是一骑绝尘、一马当先。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观众正在以更平和、更包容的心态看淡成败,展现出一种愈发淡定的国民气象。
观众越来越成熟与宽容,减压后的外部环境本应让中国健儿更放松,有更好的表现。岂料在宽松的氛围下,部分运动员拼搏的结果不如人意,以致一些夺牌热门人选纷纷吞失利苦果。虽然公众大多数人对此表示理解,仍有个别人表示失望甚至愤怒。
有媒体强调“宽容失败与追求成功并不矛盾”,但重点却放在对失败的宽容上,这可能会造成本末倒置。无论是奥运会,还是其他领域的竞技场,宽容失败永远只是态度,追求成功才是目的。两者不仅不矛盾,甚至可以说宽容失败是为了更好地追求成功。
历史永远倾向记住胜利者。就像国人无法忘记乒乓球队为国争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许海峰的奥运第一枪,女排辉煌的五连冠,李宁创造的夺金神话,刘翔为亚洲人取得田径场上突破后往冠军领奖台上的“惊天一跳”。中国奥运健儿将拼搏精神薪火相传,凝结成无数国人的时代记忆。当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总能让无数中国人热泪盈眶。
还有人认为金牌减少是体育改革契机,有一定道理。但需强调的是,举国体育与全民体育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当下与中国在金牌榜上争得难舍难分的英国,秘诀同样是在竞技体育上实行了举国体制,才有了短期内的迅速飞跃。
在当下的时代,竞技体育的专业性越来越强。仅凭运动员个人兴趣和一己投入,很难在高手云集的奥运会上争金夺银。从这个角度来看,举国体制是一种必须。
追求金牌本身并没有问题,人们看淡成败,与要不要拿金牌、能不能拿金牌是两码事。对举国体制的思考,首先要肯定竞技体育的成绩依旧重要,然后是以更人性化的制度安排,最终目的是促进竞技体育与全民体育的平衡发展。
无论体育本身如何发展,市场化程度高的运动项目不过是其中几项,其他小众项目也需要借着奥运会这个平台来推广。虽然不能统计,一枚金牌对拉动全民体育兴趣的具体影响,但积极影响确实存在。中国女网在奥运会上的夺金以及李娜的两次“大满贯”,无疑促使了更多中国人走进网球场。作为“国球”的乒乓球更是如此,良好的战绩带来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良好的群众基础反过来又为人才选拔提供了充足的梯队。
反观中国男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远东运动会实现过“五连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男足还稳居亚洲一流水平,群众基础良好。随着战绩滑坡,踢球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国家队的选拔空间也因此越来越小,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看淡成败,并不是说宽容所有的失败,更不代表对金牌无所追求。看淡成败,更多还是在场下,国民用更成熟的心态参与体育。运动员一旦有机会为国争光,还是要尽力去拼,毕竟人生难得几回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