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时评

高铁道歉
不能云淡风轻

  企业应该以客为尊,尤其是票价不输机票的高铁。何况铁路部门还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对待百姓怎能总是如此怠慢?若一味自恃甚高,其结果只能是陷入“出现事故-发现错误-置之不理-再出现事故”的恶性循环,最终受损害的还是自身的形象。

高铁道歉

不能云淡风轻

吕苏娟

  8月12日,因电力线脱落,北京西至深圳北G79次高铁中途停车近2个小时。期间车内停水停电,温度一度将近40℃,部分乘客出现了虚脱现象。

  事发后很多人质疑“为何不打开车窗门?”有网友表示:车停在桥上,大家都下不去。不打开车门是出于安全考量,如在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放乘客出去,是对乘客的不负责。但这并不是忽视乘客需求的理由,毕竟乘客的“窘境”是因为铁路管理的疏漏和服务的不到位。

  类似事件绝非孤例,近年因为高铁故障临时停车的事屡有发生。针对类似问题,已有多名专业人士发出质疑,认为设计理念和技术都十分先进的高铁,应该预料到会出现如此情况,并设置相应的应急预案。若是因为线路故障而导致停水停电,是否应该考虑设计相应的备用线路。

  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此次事件中,铁路部门依旧没有应急预案,乘客只能煎熬。各种曝料中,并未提及乘务员对乘客有安抚之举或告知事故原因。故障处理完后,北京铁路微博公众号发布了“由此给旅客出行带来不便,铁路部门深表歉意。”言简意赅得云淡风轻。如果铁路部门诚心诚意,为何没有用实际行动做出改变?

  截至去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1.9万公里,高居世界第一位。高铁的发展,助力了我国经济的腾飞,满足了人们的出行需求,但相应的管理和服务却没能同步跟上。铁路因为性质特殊,一直舍不得放下“铁老大”的架子。但不管铁路部门如何重要,都不能作为不提升服务质量的理由。同样处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航空公司,却都有针对晚点的赔偿措施。而日本的铁路公司,哪怕是很小的差错,也不会吝惜道歉与赔偿。

  铁总作为企业,应该以客为尊,尤其是票价不输机票的高铁。何况铁路还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对待乘客怎能总是如此怠慢?若一味自恃甚高,其结果只能是陷入“出现事故-发现错误-置之不理-再出现事故”的恶性循环,最终受损害的还是自身的形象。

  高处不胜寒。当前,高铁已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名片”。因技术先进、价格优惠,在国际市场上一度风光无限。但近来,很多国家以各种理由或延迟或取消了与中铁的合作。这其中固然有政治原因,但也凸显了中国高铁“走出去”水土不服。越是这样,铁路部门越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质量、加强管理、改善服务。在互联网传播如此发达的今天,高铁的每一个小问题,都有可能被放大,到头来很可能就会有损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这绝非危言耸听。

  在“中国制造”正在走向“中国智造”的今天,承载中国强国梦的高铁,想要更上一层楼,绝不能只靠价格优势,更要靠先进的技术、完善的运营和贴心的服务。只有这样,中国的高铁才会跑得更好。


浙江日报 时评 00011 高铁道歉
不能云淡风轻
2016-08-15 浙江日报2016-08-1500009;1846851 2 2016年08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