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流浪的
追梦者致敬
李春
这是一曲为和平而谱写的体育赞歌。现代奥运会自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办首届以来,第一次出现了由10人组成的难民代表团,他们没有国旗,没有国歌,不代表任何国家,而是代表全球超过6500万的难民群体。如果他们中有人获得奖牌,那么奥运会赛场上升起的将是奥运五环旗。他们正在赛场上把体育给予的重获新生机会,传递给每一个还在为生活而挣扎的难民同胞。
来自刚果的难民选手波波莱·米森加于当地时间8月10日参加男子柔道90公斤级比赛,首次亮相奥运赛场便进入16强。随后虽然败给世锦赛冠军、世界排名第一的韩国选手宋大男,但正如米森加的巴西教练所说,难民选手能够在奥运赛场挑战世界冠军,这不仅是历史性的时刻,也是“英雄壮举”。米森加在赛场上的表现赢得了外界的尊重和肯定,也赢得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赞赏。
另一位难民代表团选手、叙利亚人尤丝拉·马尔迪尼,离开战火纷飞的家园,跃入奥运赛场的泳池,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在前些天作为“难民奥运队”首位出战队员,参加了100米蝶泳预赛。虽然小组拼得第一,但1分09秒21的成绩排在第41位无缘决赛,然而观众送给她的掌声却不亚于给任何一位冠军。
因体育而重新燃起希望,他们是幸运的。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悲惨经历,但当他们代表全世界的难民来到奥运赛场,奥林匹克的梦想点亮了前行的道路。国际奥委会组建这支难民代表团是为了呼吁人们重视全球难民危机,也为了能够帮助这些难民运动员个人。尽管他们遭遇过难以想象的磨难,但任何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天赋、技能与精神力量赢得尊重和喝彩。
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为这支队伍送上祝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将放弃他众所周知的中立立场,在奥运会上为难民运动员加油。选手们也都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希望借奥运的机会向世界解释难民的现状,让世界上的难民越来越少,激励其他难民通过双手为自己和家人创造美好未来。
或许,他们不是竞技水平最高的运动员,但却是伟大的追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