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远洋渔业要对标国际一流
何军 李海杰
在目前浙江60万吨左右的远洋渔业年产量中,其中45万吨左右出自舟山。作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全国重点渔区,2015年4月,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成为全国首个获得农业部批准实施建设的远洋渔业基地,目前舟山基地核心区规划面积5.98平方公里,已拥有2个万吨级、1个5000吨级远洋渔业专用卸货码头、1个2.7万吨冷库等基础配套设施。
然而,在外部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对标国际一流远洋渔业基地,舟山远洋渔业发展还存在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发展体系不均衡、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要把舟山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远洋渔业基地,急需进一步从国际视野和国家战略高度,在产业规划布局、渔港功能定位、重点投入方向、资源要素配置和政策支持优惠等方面,突出重点,扶强扶优,进一步强化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在全省远洋渔业产业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要构建配套服务体系,提升综合供给能力。增强舟山基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关键是要拥有配套服务体系,核心是要具备综合供给能力。舟山基地要依托现有基础条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全力构建集用工、办证、培训、保险、管理于一体的远洋渔业劳动力专业服务市场,构建集远洋渔船船位监测系统、渔捞标准化信息系统、涉外劳务服务系统于一体的远洋渔业专业监管服务体系,构建集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的冷链物流专业服务平台等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提升渔需物资、海上医疗、应急救援、船员休闲等专项供给能力,不断提高口岸开放度、“一关三检”通关便利度、税费减免征缴透明度等公共供给能力,继续加大进港交易、渔货运回关税、项目开拓等政策供给能力,注重增强专业化金融创新平台培育、个性化金融服务项目跟进等金融供给能力,通过构建三大服务体系、提升四种供给能力,不断增强舟山基地的综合竞争力。
其次要拉长做强产业链条,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针对舟山远洋渔业重产业链上游、轻产业链下游现状,舟山基地要整合捕捞、仓储、贸易、服务、物流、研发及精深加工等环节,打造多功能、一体化的远洋渔业全产业链,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在捕捞环节,通过舟山基地控股市内骨干公司、招引农业部舟渔公司和省远洋渔业公司捕捞板块入驻等途径,提高舟山远洋渔业船队组织化、集约化水平,保持“全国远洋捕捞第一市”地位;在加工环节,舟山基地要在全市200多家水产加工企业中选优挑强,牵头组建合作联盟,引进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中心等专业科研团队,制定“舟山远洋”标准,打造“舟山远洋”品牌,大力发展远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在贸易环节,舟山基地要牵头建设中国(舟山)远洋水产品专业交易平台,构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远洋水产品交易、结算、价格和信息中心,形成“舟山指数”,提高舟山基地在国内外远洋水产品交易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再次就是建立健全销售渠道,培育开拓终端市场。市场销售向来是舟山远洋渔业的短板和弱项,要大力实施“企业主动、产业拉动、政府推动”的市场营销战略,打通舟山远洋水产品终端销售最后一米。各级政府要鼓励和补助舟山水产企业参加专业推介会、专项展销会,及时掌握消费市场需求信息;舟山基地集团公司、舟山兴业集团等重点企业要牵头在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普陀山游客服务中心等人流密集场所,搭建鱿鱼、金枪鱼等远洋水产品特色体验馆,扩大“舟山远洋”食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继续强化舟山大型水产企业与国内大型商贸企业的深度合作,定期组织大型商超采购部、水产品商贸企业与舟山水产企业开展产销供需对接;大力发展水产品电子商务,支持舟山国际水产城等水产品电子商务园区建设,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更多“舟山远洋”食品进入终端销售市场,成为千家万户喜闻乐享的美味佳肴。
最后要强化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增强基地发展后劲。舟山基地要积极主动与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等机构院校加强合作,重点研制在新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的远洋渔船实用型装备设施,推进老旧远洋渔船改造升级,加快建设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远洋渔业船队;协力开展远洋渔业资源分布及蕴藏量调查,加大对鱼类新资源、远洋新渔场、探捕新技术的开发力度;继续深入研究新渔具、新渔法和节能型捕捞、生态型捕捞模式,重点要在海洋生物制药、海洋保健食品等高端产品研发上取得突破。大力培养和引进远洋捕捞、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企业经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增强舟山远洋渔业发展后劲。
(作者单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