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公共体育设施短板
潘如龙
黑乎乎的煤场仓库,变成“绿草如茵”的足球场;红砖尖顶的厂房,变成现代化的运动馆。在全民健身日,杭州望江门外的南落马营体育文化公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这里曾是煤场,十多年前关闭后一直闲置,留下了大量的违法建筑和生活垃圾。这里经过整治后,成了体育文化公园,并将于11月正式对外开放,向市民免费提供运动场所,也无疑为全民体育开辟了全新的沃土。
这不禁让人想起杭州陈经纶体校,这座中国泳坛的“黄埔军校”游出了多名世界冠军。泳坛名将源源不断地产生,生动地诠释了竞技体育与全民体育之间的关系——丰厚的群众基础为选拔专业选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竞技体育的水平与全民体育的基础密切相关,竞技体育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全民体育,而全民体育又取决于场地条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运动场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可以说,当前体育场地已经成了社会发展的一个短板。因此,杭州将闲置场地开发成体育文化公园的举措值得点赞。
据报道,截至2015年,我国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虽然已是新中国成立时的150倍,但仍远远落后于体育强国。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将发展群众体育作为重点内容。为达到计划中的要求,体育场地建设任重道远。
为了补齐这块短板,一方面,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体育场馆的布局。另一方面,已建成的公共体育场馆,包括学校等单位里的体育场馆,应尽量扩大开放范围,尽可能地提高使用效率。政府应对此统筹安排,并加大政策上的支持力度。
全民体育支撑竞技体育的同时,竞技体育也会带动全民体育。目前正如火如荼进行着的里约奥运会,激发着人们的运动热情,也唤醒了大家的参与意识。而更多体育基础设施的完善,将让更多体育梦想生根发芽。
全民体育支撑竞技体育的同时,竞技体育也会带动全民体育。更多体育基础设施的完善,将让更多体育梦想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