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社会

宁波慈善商店开业半月人气旺

商品虽降价 善心不打折

  本报宁波8月11日电 (记者 施力维 应磊 区委报道组 毛一波) 8月10日傍晚,宁波海曙区周江岸路的慈善商店里,坐满了正在等“新品”上架的老主顾们。300多枚由爱心畜牧企业捐赠的鲜鸡蛋,刚刚送到店门口,就被提着菜篮子的大爷大妈们“秒杀”一空。

  “慈善商店价格实惠,又能献爱心,我们当然选择到这里来买,就怕队排不上。”家住海曙区白云街道的胡大伯笑着说。

  “卖的是商品,筹的是爱心。”7月底正式对外营业的宁波慈善商店,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捧。开业近半个月来,慈善商店的营业额已达到6万元。商店经营所得的款项将通过宁波慈善总会,全部捐赠给身处困境的儿童们。

  这家总面积70平方米的慈善商店,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融合,不仅售卖慈善商品,更成了社区居民、爱心人士讨论公益事务,提供志愿服务的一个综合性平台。

  市场化经营人气旺

  “每年,我们都会收到许多捐赠物资,而且献爱心的企业越来越多。”宁波市慈善总会秘书长陈海英说,这些捐赠的物资有时候并不能找到合适的受赠人送出去,会造成积压,而在慈善商店寄卖筹集善款,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开设慈善商店,并不是宁波的首创。国内一些大中城市中也有这样的小店,但大多叫好不叫座。从宁波慈善商店半个月的经营状况来看,这家小店不仅收获了美誉度,还培养了一批老主顾。小店人气旺,秘诀在哪里呢?

  记者在现场看到,店里商品种类齐全,有衣服、鞋子、袜子、手帕、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保温杯等。品牌箱包按大小,每只卖260元到400元不等;女士服装1件卖30元,两件50元;保温杯20元一个,价格要比市场价便宜不少。

  “虽然我们做的是慈善,但前提是一家商店,归根结底要能卖出去东西筹集到善款。”负责慈善商店日常运营的莫益民指着营业执照说,慈善商店要成为能实实在在提供爱心的平台,就必须引入市场化机制。

  在定价上,慈善商店商品的价格按照市场价格的8折到9折定价,既让消费者得到实惠,又能筹集到善款。

  慈善商店还根据附近居民的需求,定期销售鸡蛋、瓜果等新鲜食品。这些“刚需”商品价廉物美,一上架往往就被抢购一空。“在食品销售上,我们很谨慎,商品都是宁波相关的大型企业捐赠,检验合格才上架销售的。”陈海英说。

  线上线下凝聚爱心

  宁波慈善商店除了实体小店外,还新添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宁波慈善网上商店,网店会日常推送商店动态,同时销售各类慈善商品。

  “每到水果成熟季,我们经常看到朋友圈有网友帮助果农销售爱心梨、爱心橘子,现在慈善商店就可以搭建这样一座桥梁,线上线下帮助销售。”陈海英说。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慈善商店所有的销售收入最终都会打到宁波慈善总会的账号中。而商店日常的运营支出则由慈善总会另外拨付。

  “现在除了我和一名义工销售员外,另外的几名员工都属于特殊人群。”莫益民说,慈善商店为残障人士专门提供了公益性岗位,解决了他们的再就业难题。现在店里负责算账的小龙患有自闭症,但是计算能力很强,在慈善商店工作以后和来店里的人交流多了,人也开朗了很多。

  “这是一家有温度的商店。”义工汪晓科说,下一步他们筹划在慈善商店门口开设一个“公平贸易咖啡吧”,让这里成为社区居民日常聚会、讨论社区事务的场所。通过社区居民的宣传推广,让慈善商店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浙江日报 社会 00014 商品虽降价 善心不打折 2016-08-12 1839225 2 2016年08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