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文章导航

清洁能源 守护蓝天

秦山核电30余年发展铸就“国之光荣”

  清洁能源 守护蓝天

  秦山核电30余年发展铸就“国之光荣”

  周 静 刘永清

  紧傍风景秀丽的杭州湾,地处华东电网负荷的中心地区,秦山核电基地坐落在我省嘉兴市海盐县。

  秦山核电基地是我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自1985年3月20日开工建设以来,30余年间,该基地成功实现“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走出一条核电国产化的路子”、“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我国核电“从3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自主发展的历史跨越,形成安全环保、自主创新、群堆管理、人才摇篮、文化引领、对外服务、公众沟通、企地共融的秦山特色,以及调试运行、专项维修、专业培训、技术支持、重水堆支持、信息技术建设与运维、生产准备、换料大修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对外服务八大产品,在我国核电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被誉为“国之光荣”。

光辉历程

  秦山核电厂一期工程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自行运营、自行管理的第一座原型压水堆核电站,装机容量31万千瓦。1991年12月15日,首次并网发电,实现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1994年4月1日,投入商业运行。

  秦山第二核电厂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自主管理的第一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1号、2号机组装机容量2×65万千瓦,先后于2002年4月15日和2004年5月3日投入商业运行;3号、4号机组装机容量2×66万千瓦,相继于2010年10月5日和2011年12月30日投入商业运行,实现核电从原型堆向商用堆发展的重大跨越。

  秦山第三核电厂是我国唯一一座商用重水堆核电站,采用加拿大坎杜6重水堆核电技术,装机容量2×72.8万千瓦。两台机组分别于2002年12月31日和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业运行,被誉为“中加合作的成功典范”。

  秦山核电厂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是目前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自主化、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核电站之一,国产化率达到80%,装机容量2×108万千瓦。两台机组分别于2014年12月15日、2015年2月12日投入商业运行。

  目前,秦山核电基地共有9台运行机组,总装机容量656.4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约占浙江省全年用电量的15%,是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装机最大的核电基地,在我国核电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安全运营

  秦山核电站迄今已累计安全运行87堆年。从2011年到2015年,秦山9台运行机组有5次WANO(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全球排名第一(注:目前全球共有400多台核电机组)。30多年来,秦山核电没有发生任何核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任何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事件。根据国家环境监测机构提供的资料显示,秦山地区各项环境辐射监测指标均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对周围辐射环境没有产生可察觉的影响,其所在的海盐县也被浙江省评为环境最优先进县之一。

  同时,秦山核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追求卓越,积极借鉴国内外核电站运行和建设经验,不断巩固安全管理水平。近年来,对电站实施了26个大项56个子项的技术改进,确保了秦山核电在极端自然灾害叠加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安全。

减排有功

  众所周知,核电是一种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清洁能源。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电能。核电站还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运输量。核电的另一个优势是无污染,几乎是零排放,对于环境压力较大的中国来说,符合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核电发展较晚,技术起点较高,堆型总体更趋于安全。同时,根据测算,核电站对温室气体的负面影响最小,而煤电最大。一座100万千瓦核电厂,一年只需20~30吨核燃料,大型卡车运输也很方便。而同样功率的煤电厂,一年要烧掉200万~300万吨煤,每天需要约100节火车皮运输。

  “十二五”是浙江电源建设史上投产装机最多的时期,五年净增2430万千瓦,增长42.42%,省内电力供应能力大幅增长,为全省电力供需形势的根本性转折奠定了基础。其中,核电装机容量增长75.67%。清洁能源发展明显快于煤电等常规能源,煤电占比较“十一五”末下降3.05个百分点,全省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至2015年12月31日,秦山核电累计发电3825.16亿千瓦时,相当于少消耗标准煤约1.23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2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266.1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08.56万公顷。当你抬头仰望头顶的蓝色天空之时,请不要忘记,这里面也有秦山核电的一份功劳。

社会责任

  有人说,企业不仅仅是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体,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体,还是社会整体财富积累、社会文明进步、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秦山核电基地建设发展的30余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他们坚持“保护公众和公开透明”原则,以科普带动民众与核电的沟通融合,建立起以公众为中心、以公众的科学需求为定位导向的科普模式,形成了与海盐县支持重点工程办公室,海盐县科协、科技局、教育、卫生、广电系统联动的一体化格局。秦山核电切实加强与海盐地方党委、政府的合作,按照“深耕海盐,辐射全国”的原则,开展“清洁核能助力‘两富’浙江”“海盐核电科普三年行动计划”等各种形式的常态化、品牌化核电科普宣传,受众超过1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秦山核电基地累计接待公众13万人次,接待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宾5000多名,仅2015年,科普接待300余批共计1.2万人次。形成了“邵工话核电”“核电小苹果”等全国知名的核电科普品牌。

  秦山核电以实际贡献促进了海盐经济实力的大增长。核电的大投入、大产出,带动了海盐县经济综合实力的大提高。秦山核电落户海盐以来,从1983年至今,已经累计投资805亿元。截至2015年底,已累计向国家纳税约278亿元。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资金和物资超过6.8亿元,支持地方社会事业建设资金超过4000万元。每年依法缴纳各类税费约30亿元,教育附加费约1亿元,对拉动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核电对海盐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核电企业本身的产出,还体现在对本地核电关联产业的带动上。海盐中国核电城已先后引进项目60多个,总投资超过200亿元,集聚了核电关联企业76家,2015年关联产业产值超过170亿元。

  与此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进步、助力海盐人文环境的改善、助力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中,秦山核电企业缴纳的教育附加费9.03亿元,提供了较大的财力支持。

  目前,秦山核电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数万人,已累计接待4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0多名外宾。大大提升了海盐的知名度。

  回望秦山走过的发展、开拓之路,会发现,依靠自主创新这个强大的引擎,秦山核电基地创造了星光熠熠的“能源版图”。

  有能源专家评点说,秦山核电打造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核电品牌,取得了一大批技术改进与科技创新成果,促进了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产业的升级发展。的确,秦山核电基地作为我国核电的先行者、开拓者,其开创性和示范意义正在不断显现,对中国核电发展新高潮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清洁能源 守护蓝天 2016-08-12 浙江日报2016-08-1200007;浙江日报2016-08-1200015;浙江日报2016-08-1200017;浙江日报2016-08-1200019;浙江日报2016-08-1200016;浙江日报2016-08-1200018 2 2016年08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