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0版:专版

绿色转型加速 建设更好明天

——萧山发电厂的清洁能源之路

  绿色转型加速 建设更好明天

  ——萧山发电厂的清洁能源之路

  陈潇奕 李国梁

  浙能萧山发电厂是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大型纯天然气发电企业,现有三台天然气联合发电机组,总装机规模1226兆瓦。

  2015年底,浙能萧山发电厂两台燃煤机组全部永久性关停,标志着从以往“燃煤+燃气”的混合发电模式正式转变为纯燃气的发电模式,意味着其作为浙能集团离杭州最近的大型绿色环保电厂,践行并书写了绿色能源浙能样本的重要篇章。

  随着能源行业改革向纵深发展,我们相信清洁能源无疑是未来发电的主流方向。而从燃煤直接跨越到燃气发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做足功课,硬件、软件等多方面都需要提升与更新换代。勇立潮头的浙能萧山发电厂,如今已经成为一家高效、清洁的能源生产企业,在新常态下引领着清洁能源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优化了浙能集团内部的能源结构,助力打开了浙江省清洁能源发展的新局面,同时也彰显了一个负责任企业的担当,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做好平衡,为我们勾勒出愈加丰富饱满的“天蓝、水清、山绿、地净”。

发电供热,

地方调峰的担当者

  一直以来,萧山发电厂在地方电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建厂二十多年来,萧山发电厂积极投身于地方经济建设的能源保障工作,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好保驾护航,捍卫居民、企业单位的用电需求。

  在燃煤机组关停之前,萧山发电厂一期二台125兆瓦煤机分别于1993年9月3日和1994年4月7日投产发电,在2002年及2003年经过通流部分技术改造后,扩容至130兆瓦。工作运行了二十多年,为杭州南部地区的安全、稳定供电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为配合杭州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萧山发电厂对一期燃煤机组进行了供热改造,规划向萧山南部乡镇热用户进行集中供热,加强能源利用率,设计供热量为150吨/小时。据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7日,萧山发电厂的两台燃煤机组已实现安全生产日5715天,累计发电量347.45亿千瓦时,累计对外供热量103万吨。一连串的数字,是这两台燃煤机组的勋章,高频运转的寻常日子,给老百姓生产了电能和热能,带来了生活的便捷与舒适。

  而作为清洁能源发电的先行兵,二期天然气发电工程安装两台402.4兆瓦西门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分别于2008年1月16日和4月14日投产发电。三期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安装一台421.2兆瓦西门子燃气——蒸汽热电联产机组,于2012年8月6日投产发电。据专业人员介绍,这三台天然气发电机组均为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成熟的西门子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机组供电标准煤耗、厂用电率、发电气耗、供电气耗、发电水耗等各项能耗指标优异,污染物排放指标也完全满足国家环保要求。而现在,它们也一跃成为萧山发电厂的主力军,在清洁环保的前提下,驱动更高效的生产。

  “现阶段,我们主要承担的是调峰功能”,萧山发电厂工作人员解释道:“城乡用电往往有高峰期和低谷期,用电需求不平衡,用电负荷也不均匀。在用电高峰时段,电网往往超负荷运行,这个时候就需要启用燃机电厂,投入在正常运行以外的发电机组以满足需求。”

  由于燃机具有启停快的特点,在电网调峰方面作用突出,因此,萧山发电厂的三台天然气机组运行方式基本上是昼开夜停,配合电网需要,做到随时顶峰发电。

  对于当地而言,萧山发电厂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朝夕相伴了二十余年,为电力安全注入了坚实的力量,同时也直接体现了这座城市的经济活力。

  在该厂工作了10年的老卢感慨道:“电力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保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的责任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和工厂的用电需求,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即使再辛苦,心里也甜。”

壮士断腕,绿色发展的践行者

  “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一直是萧山发电厂发展的主旋律。近几年,浙江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战略,萧山发电厂更是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在“五水共治”、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等多项工作的指导下,始终以“以人为本,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战略,树立“高效、安全、绿色、清洁”的电力企业发展经营理念,注重节能减排、安全发展与全面规范化管理,全力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是递进式的发展,经历着除尘、脱硫、脱硝的层层改造,达到“烧煤也像烧天然气一样清洁”的效果。早在2005年7月29日,萧山发电厂的一期两台燃煤机组就完成了烟气脱硫工程,并在2013年12月、2014年3月分别完成脱硝改造和电袋除尘改造。

  在2015年,根据《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能源办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7]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关停小火电机组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7]32号)等政策规定,同时为推进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改善萧山及周边环境空气质量,萧山发电厂已分别在2015年6月30日、12月7日按时关停了两台燃煤机组,同时对大量职工进行了安置和分流。

  “这将是一次永久性关停,意味着萧山发电厂正式告别了燃煤时代,真正走进了燃气时代。”萧山发电厂厂长如是说:“尽管部分员工分流到其他单位有些伤感,但是关停后,对于周边环境的提升还是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而这,也是浙能集团清洁能源未来发展的重要布局,意义深远,有利于整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测算,两台燃煤机组关停后,每年可减少燃煤使用量6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分别为330吨、520吨和70吨。

  毋庸置疑,天然气发电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对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改善我国电力供应结构和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萧山发电厂而言,由于天然气中含硫量低或不含硫,因此每发一度电二氧化硫排放低于10毫克。

  同时,为了积极响应“五水共治”的号召,萧山发电厂不断推进自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严格落实排放标准,确保实现达标排放,于2015年完成了全厂排泥水处理系统改造、废水零排放系统改造工程等项目。目前,萧山发电厂正在实施电除盐项目技术改造,技改完成后该厂将不再产生酸碱废水。

  萧山发电厂驻守城市一隅已经二十余年,积极投身地方能源保障工作,从最初的筹划布局,到后来的转型升级,时刻紧跟能源发展新趋势。告别燃煤时代,大步迈进清洁能源发电的行列,萧山发电厂承载了浙能电厂燃煤发电的诸多荣光,也彰显了其大力助推绿色发展的决心和气魄,并且更在日夜坚守中,用“电”和“热”见证了整座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城市进步的种种历程。

  > 链接

  浙江是能源消费大省,也是能源小省,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对破解资源环境压力、产业转型升级挑战、有效投资不足等意义重大。

  “减煤提气”是我国“十三五”期间能源改革的奋斗目标。而“煤改气”当中,“气电”代替“煤电”将会成为主要动力。与燃煤发电相比,天然气发电具有多重优势。其中,最具有竞争力的是环保优势。作为清洁能源,燃气发电排放的SO2及烟尘低,氮氧化物排放量仅为燃煤发电的1/10,同时没有煤场的扬尘污染,也没有煤机工作所产生的废弃物粉煤灰和石膏,具有很高的环保价值。此外,天然气发电工艺也具有一定优势,燃气机组启停灵活,便于工艺流程,同时有利于电网调峰,且燃气电厂生产便捷,占地面积小,能够在城市较近的区域实现就地供电。

  目前我国天然气发电规模呈逐年上涨态势,但由于天然气成本过高,各地政府补贴、电价政策不尽相同,各地天然气发电的发展情况各异。据了解,我国天然气发电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及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而在全国率先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的浙江,更是需要加强电能替代,以留住绿水青山。据统计, 2015年浙江消纳清洁能源1000多亿千瓦时,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浙江人平均用3度电就有1度是清洁能源,可见清洁能源覆盖面之广。

  与此同时,在进入三伏天期间,浙江用电量屡屡刷新历史纪录。但即使在这样的用电高峰期,包括杭州在内,全省各地也很少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这其中,天然气发电起到了“救兵”作用。

  举例来说,在7月26日浙江电网统调用电最高负荷达到6395万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当天天然气发电机组顶峰能力达到600万千瓦,15台9F燃气机组同时顶峰运行。也就是说,当天,天然气发电量占全省供电量的近十分之一。之所以需要天然气发电充当“救兵”,是因为正常情况下,我省电力供应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发电量完全可以满足全省工业和居民用电等需求。但是,盛夏用电高峰,煤电机组发电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这就需要天然气发电来弥补这个缺口。而且相对煤电,天然气发电更环保。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0 绿色转型加速 建设更好明天 2016-08-10 浙江日报2016-08-1000007;浙江日报2016-08-1000010;浙江日报2016-08-1000012;浙江日报2016-08-1000013;浙江日报2016-08-1000006;浙江日报2016-08-1000008 2 2016年08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