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文化

温州商学院大学生记者——

暑期实践
解读温商

  本报讯 (记者 纪驭亚) 提起温州,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温州商人。这个暑假,一群大学生利用社会实践对温商展开研究解读。

  刚过去的7月,温州商学院学生通讯社的39名大学生记者采访了活跃在温州商圈的38名温州商人。温州商学院团委书记董磊磊说,这是该校组织大学生记者开展“大学生眼里系列书籍”采写工作的第二年。去年暑假,他们完成并推出了《大学生眼里的温州义工》。今年暑期,该校又组织学生通过大学生的视角来解读温州商人,并从采访对象身上寻找能被大学生学习的特质。

  温商院传播学专业大一女生高佩静说:“队长给我安排了3位温州企业家,我花了好几天搜集采访对象资料、列采访提纲,没想到他们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采访。”但更让高佩静沮丧的是,此后的几天里,她又陆续联系了几位企业家,也都被拒绝了。“是不是我能力有问题?”高佩静找到实践队队长李颖。

  “由于温商工作繁忙,我们在做社会实践的准备工作时已经预料到这次采访难度会比较大,但没想到这么难。”李颖说,原来只准备采访温州青年创业者的实践队。吸取各方建议,将目标调整为采访老中青三代温商,更全面地展现温商发展路径。此后,实践队的采访也越来越顺利。7月21日,高佩静采访到维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魏伟。高佩静说,她从创业经历、公司发展情况、对大学生创业建议三方面提了15个问题。魏伟的回答很耐心,给了她莫大信心。

  在温州团市委与市工商联推荐下,很多优秀温商很看好这个实践项目,愿意配合采访。“不仅有南存辉、王振滔、邱光和、陈志远等温商杰出代表,海外商会的温商也进入推荐名单。我们计划开学后继续采访。”李颖说,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同学们已经逐渐消除面对企业家时的紧张,采访、写稿也都找到感觉了。

  大一女生陈诗雨告诉记者,收集资料时,她看到经济学家钟朋荣曾用四句话概括“温州人精神”: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当时我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几句话,但通过这个暑假对温商的采访,他们分享的创业经历、经商中的体悟,让我深刻理解了温州人精神。”

  采访38名温州商人,仅仅是一个开始。在师生的计划里,他们将采访120名温州商人,再精选90名编辑成书。“大学生眼里的温商是怎样的?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大学生学习的精神?”温州商学院党委书记周东说,该校计划将在明年暑假推出《大学生眼里的温州商人》一书。以上问题,也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3 暑期实践
解读温商
2016-08-08 1830211 2 2016年08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