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30版:G20杭州峰会倒计时30天特刊·信心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研究院
高级研究学者胡逸山——

让更多国家搭上
中国这列快车

  G20杭州峰会就在眼前,中国该如何通过峰会打破固有藩篱,推动全球贸易再上一个台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记者日前采访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研究院高级研究学者胡逸山,了解他眼中的G20杭州峰会和中国经济。

  听到更多中国声音

  “我们看到,中国在努力破解当下的世界经济困局。”说到G20杭州峰会,胡逸山首先提到的便是中国围绕峰会有关增强贸易动力、降低贸易成本、完善贸易机制的三个倡议。

  在胡逸山看来,世界经济不景气已久,美国、欧盟、日本等对世界经济发展动力乏善可陈。作为新兴大国,中国需要担负更多刺激全球经济发展的重任。“而中国提出的这三个倡议,正是切实从发展世界经济的角度在思考。”他说,希望在G20峰会上,听到更多这样的中国声音。

  在降低贸易成本、完善贸易机制方面,胡逸山希望中国通过G20峰会加强与美国、欧盟、日本、东盟的合作。他表示,完善、健全贸易机制对降低贸易成本有着显著效果。“所以,中国应该多与其他主要的贸易伙伴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推进自由贸易体建设。”

  发挥好桥梁作用

  “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扮演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协调角色,为构建更加优化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更大贡献。”这是胡逸山对G20杭州峰会的一个期望。

  他认为,一方面,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应该加强与美国、欧盟进行沟通,在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建设中争取更多话语权;而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要更多地与发展中国家交流,做好中间桥梁角色,将他们的诉求传递给发达国家。

  发挥好这个桥梁作用,中国要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保持稳定良好的关系;同时,中国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这样不仅能保持自己在国际经济社会中的话语权,也能更好发挥示范作用,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路上的指路明灯。

  当好经济发展教科书

  胡逸山认为,在个位数增长的“新常态”下,中国迎来了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黄金机遇”。“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在逐渐呈现,不仅北京、上海依然表现出强劲的引领作用,浙江、广东、天津等地也逐渐表现出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效,且发展路径各有不同。”

  胡逸山说,自己对浙江这些年的发展尤其关注,也为其表现出来的活力所折服。“浙江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更加协调健康。”他说,尽管受到国际环境的拖累,但浙江的新兴行业和新兴领域逆势增长,展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

  “G20在杭州召开,对世界各国来说是一次了解中国,近距离观察中国经济、浙江经济新变化难得的机会。”胡逸山说,尤其是对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可以是他们的教科书。

  (本报记者 翁杰)


浙江日报 G20杭州峰会倒计时30天特刊·信心 00030 让更多国家搭上
中国这列快车
2016-08-05 1810558 2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