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猛药治沉疴

——从印染业去产能看柯桥经济转型升级(上)

  今年上半年,绍兴柯桥区的印染行业经历了一次“浴火之旅”:70家印染企业关停,100多家印染企业刚性整治,数万名职工分流安置,占全国印染产能三分之一的柯桥区一下子削减了约30%产能。

  拿支柱产业“开刀”,对柯桥来说,可谓是真真切切的断腕之举。

  “传统印染业安全隐患多,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柯桥区委书记徐国龙说,“长痛不如短痛,面对产能过剩和技术含量偏低的行业现状,我们咬紧牙关,下定决心,谋定而动,终于干成了这件多年想办却没有办成的大事。”

  这次整治,企业技改投入就达15.55亿元,淘汰落后设备2023台(套),拆除违法建筑110余万平方米,煤炭消耗量下降69%,污水排放量减少13%,污泥排放量减少17%。同时,天然气消费量上升72%、染费价格平均提升20%以上,印染行业整体税收与整治前基本持平。以“减量、提质、增效”为特征的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亮剑”直指印染业

  今年1月25日,柯桥“亮剑”所有印染企业,实施力度空前的整治提升。

  “一只陶锅两根棒,一乘土灶两只缸。”高峰时期,柯桥印染企业曾达到数百家,年销售收入650亿元,印染产能占全国三分之一、全省二分之一以上,并催生了中国轻纺城的崛起。“印染让柯桥人富了起来,但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付出了生态的成本。”柯桥区印染行业协会轮值会长、盛鑫印染总经理傅见林说。

  环境差。“过去到了印染企业生产旺季,一下雨,河里都是上游两岸印染企业排出来的黑水,看着反胃,气味刺鼻。”在柯桥区福全镇徐山村,84岁的村民冯敖忠指着眼前的漓渚江对记者说。

  安全糟。“过去为了扩大生产,私搭乱建普遍,稍有不慎极有可能火烧连营。”华东纺织印染负责人王旭东坦言,之前深夜听到消防车呼啸而过,心里都会抖一抖。

  品质低。“柯桥市场人气旺,是因为印染价格相对便宜。可低价无序竞争导致产品质量上不去,几万米的布料能染出好几种色差,导致一些高档订单都跑了。”这是过去诸多采购商对柯桥印染行业的普遍印象。

  “经济新常态下,‘三高一低’的传统印染业愈显‘老态’,也影响了新产业的落地,如果再不进行根本性改变,将与柯桥未来发展渐行渐远。”柯桥区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娄东寅说。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为改变低小散、脏乱差,早在2010年,柯桥便开始推进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至今已有50多家企业落户印染产业集聚区,但印染业整体落后的现状仍无法得到迅速全面改变。

  “如果仅靠‘市场之手’缓慢淘汰,经济转型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代价我们付不起。”徐国龙表示,“亮剑”整治是下“猛药”倒逼企业产品质量从低端走向中高端,使柯桥的印染业真正实现绿色高端、世界领先。

  一企一策一团队

  柯桥全区共200家印染企业,10余万名企业职工,上千家上下游企业……柯桥与印染,像两股缠了半个世纪的藤蔓,要想斩断,谈何容易。

  谋定而后动。今年1月中旬,柯桥区委、区政府领导分头带领经信、环保、安监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集中对全区印染企业挨个儿进行“望闻问切”:望一望企业现场管理、安全设施如何;闻一闻厂区里废气、污水排放如何;问一问企业技改、产值、利润如何;切一切企业未来的成长性。

  跑遍每一家印染企业,实行地毯式检查之后,柯桥按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违法建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果断对问题严重的64家印染企业实施停产整治,停产企业占全区印染企业总数近三分之一;剩余136家印染企业则边生产边整改提升,在规定时间内达不到整治标准、通不过验收,也将坚决依法停产整治。

  然而停产整治,岂是字面上听起来这么简单。

  停产整治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核心始终避不开“钱”与“人”这两件事。为了让整治能够平稳推进,柯桥区各镇街采取了“一企一策一团队”的办法,帮助企业评估保存资产,安抚债权人情绪,牵线搭桥推动企业向滨海印染产业集聚区或集聚,或重组。

  “我们每天去企业门口蹲点‘摆摊’,主要是把职工的姓名等信息登记在册,帮助企业做好工资清欠工作,同时还把收集来的招工信息张贴在企业门口,帮助职工寻找新工作。”福全镇分管工业的副镇长马宇涛告诉记者,这次“亮剑”行动中,镇上一鼓作气停产整治了11家印染企业,涉及的3825名职工都被平稳妥善地分流安置。

  下大决心促转型

  柯桥印染业“亮剑”,最大的震动并不在于停产整治了多少家企业,而是彻底改变了企业主对行业发展前途的认知。

  “这次我们三兄弟总共有4家印染厂被关停。”钱清镇凤仪村村支书杨建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亮剑”之初头几个晚上睡不着,人也瘦了。

  在杨建强3兄弟的企业刚被停产整治时,有个细节一直让钱清镇党委书记朱建刚记忆犹新:有一天,杨建强的哥哥被供应商和员工围在厂里,但他说就算现在处境很难,也要把企业妥善处置好。去年杨建强在滨海集聚区新建投产的“宏强印染”急需员工,很多原先老厂的职工成了新厂里的主力。

  福全镇副镇长毛佳丽年初刚到镇里工作,就碰上“亮剑”这场硬仗。一位企业主由于一开始对“亮剑”行动想不通,不接她的电话、不回她的短信,甚至她上门也避而不见、一走了之。

  “邵总,请您消消气,我知道遇到这个坎您有气有怨,但今后的路还长……”毛佳丽发了一条600多字的短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位企业主终于回了电话,在随后一次又一次的上门走访沟通中慢慢打开了心结。

  在这场“亮剑”行动中,柯桥很多像毛佳丽一样的基层乡镇干部,每天到厂里跟企业主促膝谈心,几个月下来,大家的态度都转变了。

  “接到整治通知之前,我就叫人挖出了堆积在厂里几十年的垃圾,拆除了全部违建钢棚。”“蜀风印染”负责人孙克勤说,随着“亮剑”行动的推进,他也在不断反思:有些国外客户,为何到了他的厂门口就打道回府了。

  “在这个行业里干这么久了,谁不知道自己的企业是怎么个环境?谁不知道再这么干下去是死路一条?”孙克勤说,是“亮剑”行动推动他们下了转型升级的决心。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猛药治沉疴 2016-08-03 浙江日报2016-08-0300022 2 2016年08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