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政治

杭州普法出新招,说学逗唱吸引人——

开心茶馆 饮茶学法

  “接下来,我俩给大家来一段《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7月29日晚7时,暑气渐渐褪去,杭州市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京杭大运河畔的老开心茶馆内,一场特殊的相声表演正在上演。说学逗唱中,游客一边品茗,一边品味礼义廉耻、知法用法守法的要义。

  这座古朴典雅的茶馆开张已有5年,是一家法治文化茶馆,被评为全省首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位列杭州市“六五”普法十大亮点评选首位。“‘老开心’不仅代表快乐,还承担着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茶馆负责人周鹏说。

  法治与茶馆,两个看似不相干的元素如何融合?周鹏拿出手机放了一段杭州传统曲艺“小热昏”,表演者正是他的父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杭州小热昏”的代表性传承人周志华。

  “水源一定要保护好,环境就会不得了;雾霾天出门,要戴口罩;夫妻之间莫计较,生儿育女都有功劳……”这曲《拱墅平安歌》是老开心茶馆专门为了宣传平安建设、迎接G20杭州峰会所创作的。

  “传统曲艺一般都含有教化意义,经过适当的创新,就可以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方式。”周鹏说,尝试开法治文化茶馆,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幸运的是,周志华有着丰富的表演经历,从小耳濡目染的周鹏对此也颇有研究,而且他们背后还有杭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等的支持。小热昏、相声、杭州评话等传统曲艺,微电影、魔术、沙画等现代形式,都作为法治宣传的方式,在老开心茶馆接连上演。

  在杭州这样一个文创氛围浓厚的城市,周鹏开茶馆为什么选择宣传法治这一特殊的文化方向?“我父亲坚信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信任、和谐相处,这是曲艺人的立身之本。我做过很多行当,对此也深有体会。”周鹏笑着说,在接手茶馆之前,他开过出租车、当过采购员、做过外贸生意,传承传统文化、坚守道德成为自己内心愈来愈强烈的信念。

  5年前,在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周鹏盘下了原是杭州市区茶叶交易重要场所也是拱墅当地传统公益集聚地的“中心集施茶材会公所”。也正在那个时候,拱墅区普法办依托大运河申遗契机,将法治文化与运河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创新推出“运河法治文化带”项目。此后,双方一拍即合,把老开心茶馆打造成了运河法治文化茶馆。

  “茶馆人员往来多,是一个很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在茶馆内普法,有独特的优势。”拱墅区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区司法局局长葛彤说,借助运河两岸的各类载体,近年来,拱墅区重点打造了知法学苑、拱宸桥法治文化公园、富义仓法治大观园、流动法治书吧等运河法治文化点,逐步形成一条绵延近10公里的长廊式多功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老开心茶馆是其中一个重要站点。

  为编写普法节目,老开心茶馆组织了一个10多人的核心创作团队和一个曲艺培训班,至今已经创造出了诸多普法节目,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今年4月至6月,老开心茶馆还率领表演团队到周边大关、桥西等社区进行普法节目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设一大保障。我省“七五”普法规划提出要建设有浙江特色的法治文化,要把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行业文化、地域文化融合发展,鼓励各类企业、文化团体参与法治文创产品的创作与推广。老开心茶馆就是这样一个将法治文化教育宣传和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的法治文化产业尝试者,开业至今,已接待10万余人饮茶学法。


浙江日报 政治 00011 开心茶馆 饮茶学法 2016-08-02 1812352 2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