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都市圈十年之际谋求“升级”
四座兄弟城
同绘大未来
本报记者 方臻子
10年前抢先起跑、率先融合的杭州都市圈尝到了甜头。6月初,国家《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规划》公布,杭州都市圈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市会心地笑了:杭州都市圈被列入“一核五圈四带”的“五圈”之一,一跃成为国家战略。今天,当整个长三角与安徽各大城市都在“画圈”布局时,杭州都市圈却已能总结十年硕果,1.0版胜利告一段落,2.0版提上日程,一招先,步步先。
日前,杭州都市圈第八次市长联席会议在绍兴举行,杭州都市圈“同城行动”2.0版的路线图已清晰可见,按照《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总体要求,努力把杭州都市圈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重要板块、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先行区和浙江创业创新核心区。
“一小时半都市圈”推向纵深
杭州都市圈开启新一轮融合,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的共联,四城抱团走得更快。
目前,杭州都市圈“一小时半都市圈”已初步形成。2016年,一系列交通共联重点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增强杭州都市圈的整体性、协调性和融合度,进一步打造“一小时半都市圈”。
公路建设上,重点合作项目包括: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复线杭州至绍兴段,今年计划加快推进工程前期进度,部分节点开工,力争全线开工建设,工程全长97.788公里,经余杭、临安、富阳、萧山和绍兴诸暨,按照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争取年内基本建成,杭金衢高速杭州至金华段将拓宽为双向8车道,其中一直被拥堵问题困扰的新岭隧道,将拓宽为双向10车道。今年,还将加快推进柯余高速公路西段工程建设,推进杭绍甬高速公路杭州段建设。
铁路建设上,“十三五”期间,杭、湖、嘉、绍间将建成快速便捷通道,形成“二十线八枢纽”铁路网络。杭黄、商合杭、湖苏、通苏嘉、沪乍杭、杭台温、杭州湾铁路跨海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总里程近1260公里。
都市圈城际铁路上,“十三五”期间,杭州至富阳、杭州至临安、杭州至海宁、杭州至绍兴4条城际铁路,合计总里程约130公里。争取2016年开工建设的杭州地铁1号线延伸海宁工程,起于杭州余杭高铁站,终点为海宁主城区碧云站,总长约47.722km,设站12座。今年还启动研究连接杭州、绍兴的轨道系统,服务目标为“3050”,即30分钟进入绍兴城市轨道交通系统,50分钟内进入杭州城市轨道系统。
“两会两区”四城共享机遇
“两会”“两区”,是指杭州先后获得的G20峰会和2022年亚运会两个重量级盛会的主办权,以及相继获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会”“两区”,不仅是杭州的机遇,也是都市圈四城共同的机遇。
面对正向杭州都市圈款款而来的新机遇,本次市长联席会议,分别从提升都市圈的贡献度、融合度和幸福度等方面,明确了杭州都市圈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在提升贡献度上,共同制定都市圈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和空间指引以及招商引资、产业布局、财税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明确各城市产业发展重点,防止产业结构低水平重构。探索建立“杭州都市圈产业园区联盟”,推进各园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成果互认,加快形成产业园区资源共享机制。
在提升融合度上,加快推进都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创新基础设施一体化模式,积极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借鉴京津冀产权市场发展联盟模式,搭建杭州都市圈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平台,逐步形成覆盖圈域的一体化产权交易网络。探索建立一体化的存取款体系、支付与资金结算体系和信用体系,建立都市圈金融防范和协同处置机制。
在提高都市圈居民幸福度方面,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着力实施圈内公园年卡同城待遇;深化公交一体化;积极拓展杭州都市圈内各地市民卡互通互用的路径;建立多元化跨区域教育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医疗资源、医疗诊断、医疗信息全域共享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