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出一颗心 干成一番事
瑞安日报记者 黄君君 许良钦 本报记者 徐齐
人物档案
王国捧,男,71岁,自1996年起,王国捧连续当选为瑞安市高楼镇西龙村村主任。20年来,他勤勤恳恳,为村子发展四处奔走,募集建设资金超过两千万元。
同题问答
本报记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你一直坚持的初心是什么?
王国捧: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之后,我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更要为人民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的初心也是如此。
高楼镇西龙村距离瑞安市区65公里,是一个被大山“吃”进去的小村。然而,这个远离城市的村庄,早就铺上了一条环村路,连田间小路都是水泥路。而紧邻村庄的腾烟瀑景区,尚未正式开业,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早已慕名而来。
如今的西龙村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从没钱到生钱,西龙村71岁的老村主任王国捧深谙其道。他当了20年村主任,还是一名老党员,靠着一副为村为乡的“热心肠”、一对磨不破的“嘴皮子”、一张不怕碰壁的“厚脸皮”,在任期内为村里筹集建设资金超过两千万元。
募资修起通村公路
日前,记者驱车来到西龙村。王国捧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西龙村1600多人口,仅有约400名村民留守家中,其余1200余人分散在全球17个国家。“过去山坳坳里的西龙村民穷怕了,走出村子,闯荡四海!”
进入村子,最先看到的就是镶嵌在公示栏里的各种捐资纪念碑。重建王氏宗祠,村民捐资150万元;修建西龙小学,总计35万元,其中村民捐资32万元;建造环村路,村民捐资54万余元……除了这些,还有修建城楼、石板路、村集体设施等各种纪念碑。
1996年,王国捧当选为村主任。刚上任,他就把目光瞄准了村子通往外界的山路上,也就是如今从西龙村到大臧村的公路。然而,摆在他面前的是空空如也的村集体账户。
起初,西龙村以村集体的名义向银行贷款30万元,但远远不够。上世纪90年代末,一些在国外打工的村民已经有了立足之地,手头也宽松了起来。“在村里的人迫切地想走出去,在国外的人也想帮助村里搞建设。”王国捧私下问了一圈,发现村民们都乐意掏钱来修路。两千,五千,一万……很快,捐资金额达到了80万元。“我们通过捐资,把一条马路给修起来了。”王国捧说。从这次修路中,他意识到,用好“人”的资源,是这个“华侨村”发展的最重要依靠。
真情打动归国华侨
在跟王国捧接触过的村民中,很少有人会忘记自己的捐款承诺。他们一方面感动于王国捧没有架子,四处奔波为村里建设出力;另一方面觉得他把钱用到了实处,西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今年5月4日,西龙村的华侨王永敢回乡了。两天前,王国捧就打听到了王永敢的行程,王永敢从事外贸生意,家中条件不错,加上是王国捧的子侄,王国捧打算和他聊聊捐资的事情。
“他看到村里的变化觉得很高兴,听说村里建设遇到了困难,特别是遭遇资金方面的困难,就提出要捐1万元。”王国捧说。拿到1万元的捐款,王国捧并不满足。在他看来,村里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他又说起村里几个建设项目的困难。“看你那么辛苦地为集体办事,我都不好意思不出钱。”王永敢说。最后,他答应出资5万元。
除了向村民筹资,王国捧还四处“化缘”。西龙村口的双龙亭和双龙桥是湖岭桂峰一荷兰侨胞捐资4万元建成的;高楼镇大竹坑村一村民为西龙村腾烟瀑景区栈道工程捐资5万元……
打造美景“金饭碗”
“前两天发的微信筹资倡议,已经有近千万元的意向款了。”日前,王国捧以西龙村两委的名义在该村海外微信群中发出了一则筹资倡议,这已经是他利用微信为腾烟瀑景区发出的第3则筹资倡议。
腾烟瀑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飞瀑碧潭、潭潭相连,形成了溪谷石瀑典型奇观。由于地处偏僻,前些年知者甚微。“我一直有这样的愿望,希望能将腾烟瀑景区开发出来,让绿水青山带动西龙村发展。”王国捧说,带领村民致富,发展旅游成为最好的选择。
2013年,华侨王云龙首发倡议修建游步道,得到了多名华侨的支持,首笔资金达到了70万元。2014年,村两委决定修建栈道。资金依旧是最大的难题。一期沿溪通山道路仅开通800米就停滞了。2015年,王国捧开始在西龙村的华侨微信群中发布捐资倡议,得到了在外华侨的支持。如今,腾烟瀑景区内的栈道已经修了1000多米,可直接从景区门口到达核心景区。“景区内还需要修建3座休息亭,还要再修几座厕所,现在已经有几个捐资对象了,我得把他们争取下来。”
“等将来景区对外开放了,村里再建几个农家乐,西龙村绝对会再次大变样!”华侨王云龙说。
自从20年前王国捧当上村主任,村民都戏谑地称他是个“坏人”,只要碰到人,他就会想尽办法“捞点钱”出来。可大家都尊敬他,因为他要来的钱,全部投入了村集体建设。
“身为村主任,他做事既实又好,大家都很信任他。”高楼镇枫岭社区主任叶小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