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专版

诸暨大唐
转型升级捍卫“国际袜都”荣誉

  诸暨大唐

  转型升级捍卫“国际袜都”荣誉

  陈全苗/文 郭斌 蒋建云/摄

补短板:只为“浴火重生”

  要转型,先得知道自己的“短板”是什么,才能明确转型的方向。

  应该说,大唐的“短板”,在很长一个时期,其实一直都被视为“长项”——

  大唐的袜业史,至少已有近40年。在鼎盛时期,奇迹地集聚了上万家大大小小的袜企,袜子产量最高时达258亿双之多,约占世界三分之一、全国70%,共同编织了“大唐袜机响,天下一双袜”的“大唐传奇”,又一步步托起了“中国袜业之乡”乃至“国际袜都”等一块块金字招牌。

  数十年来,犹如时代的一个宠儿,各种荣誉似乎特别青睐大唐:全国百强镇,浙江省十强镇,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大唐,成了“小商品做出大市场”的一个业界楷模,享受着来自国内国际的万般恩宠。

  然而,辉煌的背后,也潜隐着诸多的“不确定性”,比如,数千家袜业企业普遍存在的低、小、散格局,以及由此而生的靠低廉劳动力、低端产品、低价竞争的窘境,甚至包括“三合一”带来的巨大隐患,无不让大唐人纠结,特别是“10亿双袜子换1架波音飞机”的说法,更刺激着大唐。

  尤在全球市场不乐观的近几年,靠总量取胜、低价竞争的路子已难以为继,许多袜企感觉到了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曾经的“长项”突然间变成了“短板”,传统的大唐袜业处在了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怎么办?下一步又该怎么走?

  转变始于2014年。

  借“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战役的展开,大唐借势借力,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转型”大战。

  首先是整治,以治理促转型。

  “三合一”企业整治、淘汰燃煤锅炉、取缔无证照经营等……六大专项整治行动的“矛头”都指向了低小散。同时,政府适时划出了“红线”,给出了“标准”,抬高了“门槛”,短短一年多时间,全镇有3000多家低小散袜企或关停、或整顿,其不达目标不收兵的决心,其壮士断腕的意志,引发的是一场产业和区域转型的变革,彰显的是对“国际袜都”品牌的珍视,其意可谓厚重深远。

  其次,以创建特色小镇“袜艺小镇”促转型。

  2015年,诸暨市提出了实施“重构袜业、重塑大唐”战略,路径就是建设“袜艺小镇”。

  面积2.96平方公里的袜艺小镇,是助力大唐袜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创新平台。以袜艺小镇建设为契机,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打出“机器换人、电商换市、腾笼换鸟、空间换地”组合拳,有效淘汰落后产能,实现集约化发展。

  大唐镇党委书记徐洪说,大唐的转型升级,主要遵循“四个一”思路,一是“一破一立”,摒弃传统发展路径依赖,确立创新发展驱动战略,实现新旧功能尽快转换。二是“一去一留”,淘汰低端落后产能,留下产业市场、优质主体、优美环境和产业文化。三是“一增一减”,增加创意、研发、互联网,整合制造企业、压缩生产规模、杜绝环境污染、整治社会秩序。四是“一升一降”,降低生产能耗,提升产业、区域竞争力,文明和谐水平和美誉度。

  袜艺小镇,让大唐的转型升级找到了“跑道”,看到了“曙光”……

袜艺小镇:从“创新平台”到“省级模范生”

  还未满两周岁的袜艺小镇,见风而长,已显绰约身姿,颇为讨人喜欢。2016年5月,成功跻身全省10个“省级示范小镇”,是绍兴市唯一入选的特色小镇。

  远不止于此。

  计划三年总投资55亿元的袜艺小镇,仅在2015年,就累计完成投资24.68亿元,各种创新要素和文化元素,正源源不断地集聚在“智造硅谷、时尚市集、众创空间”三大功能区块,袜艺小镇的“平台”效应、“集聚”效应,呈几何状放大。

  其间,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通过了国家工信部评审,又获评全国袜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登上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更以5分钟的时长,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播报,同时,接待省内外考察团组100多个2000余人次,接待游客23.86万人次。

  一个特色小镇,就这样悄然而顽强地担当起了“重构袜业、重塑大唐”的重任。

  那么,这座呈袜子形状设计的“袜艺小镇”特点在哪?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又起了怎样的助推作用?

  一是“五大中心”促转型。围绕“袜业智库”这一平台,推进创意设计中心、袜业大数据中心、打样中心、检测中心和新产品发布中心建设。通过与20多所院校战略合作,构建云端人才库,打造世界袜业设计中心;引入创博龙智两化融合,打造袜业大数据中心;深化与西安工程大学校地合作,建成启用打样中心;提升纺织袜业研究院检测中心的职能作用,对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实行全方位检验检测;投资500万元筹建新产品发布中心,每季度面向全球发布新产品,从源头上掌控袜业时尚“风向标”。

  二是“智能制造”强转型。编制《大唐袜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扶持21家袜业企业分别创建“机器换人”示范企业、“机器换人”服务平台、袜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重点打造诸暨首个袜业织造智能工厂和全自动包装公司,加快海润精工、嘉志利、叶晓机械等全自动织翻缝检智能袜机的研发和应用。

  三是“要素保障”助转型。重点鼓励优质企业入驻发展,设立1000万元专项扶持基金,对企业给予入园、进度、孵化、壮大、招商、引才等奖励;建成启用天津股权交易所诸暨运营中心,引进设立“鸿泰嘉富”基金公司,投融资模式创新小城镇试点通过省发改委向上申报;大力实施“腾笼换鸟、空间换地”工程,着力盘活土地存量资源。

  四是“高效融合”优转型。把基础设施建设与推进“两路两侧、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刚性任务有机结合,强化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促进工业、商贸、旅游“三业同步”,按照“一里一景”的思路,计划5年完成投资15.33亿元,通过旧厂房改造、个性化袜业体验商场建设,旧村整治、新建袜业博览中心和文化中心等,大力发展休闲文化旅游项目。

  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三化驱动”,项目、资金、人才的“三方落实”,袜艺小镇正在一步步实现“三业同步”和“三生融合”的现代特色小镇目标。

世界袜业设计中心:

国际袜都的新起点

  袜艺小镇的不断推进,昭示着大唐袜业的产业转型已初战告捷,并悄然向“供给侧小镇经济型城市”方向进行探索。

  在过去几十年,大唐袜业一直是眼睛向外、以“量”取胜。在经济新常态下,特别是互联网经济的兴起,大唐开始眼睛向内,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努力。

  一家家本土企业的创业激情,再次被点燃。一个个浙商、诸商选择了回归。浙商回归企业湖南创博龙智则在大唐建设运营袜业数据中心,专门为众多袜企提供信息服务。上市公司华孚集团也慕名而至,在大唐设立了分公司……

  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袜艺小镇内的袜业智库,已进驻各类企业、设计机构、商家55家,直接服务各类企业1000余家。

  在杭州一家银行工作的90后陈嘉楠也回到了老家大唐,借助“袜艺小镇”的电商园,2015年,他的楠森贸易有限公司年销售额就突破了1300万元。

  据了解,在电商集聚区里的100多位80后、90后,喜欢“抱团作战”、共享资源,“如果缺货,直接QQ群里一发,就能共享商品。”

  “智造”,是大唐袜业着力引导培育的产业发展方向。如果说“互联网+袜子”开拓了销路、提升了用户体验,那么“智造”升级则是将袜子卖出好价钱的“杀手锏”。

  据测算,“智造”升级,让大唐袜子的利润率平均提高了5倍。

  陈仁勇,是在大唐成长起来的外来创业者。他之前只生产袜子,2015年10月,随着袜艺小镇“袜业智库”的建立,他新成立了诸暨创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自己设计袜子,平均卖到了50元一双,最贵的卖到了108元。现在,公司主要为当地制袜企业提供设计、品牌传播等“智造”升级的服务。

  而前不久,浙江海润精工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6F全自动“织翻缝检”智能一体袜机正式投放市场,这台被誉为国内“首台套”的全自动智能一体袜机,采用互联网智能技术,达到生产流程可视化、产品需求定制化、流程管理一体化的效果。用该设备编制的袜子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个工人可同时管理30台以上设备,可减少劳动用工70%以上;按照每台7万元销售额计算,每台设备的利润可达2万元,税收1万元。目前,该设备已申报各类专利43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7项(1项已发证,5项正在公示)。公司负责人非常自信地说,国产智能袜机的应用和普及,使整个袜业产业链得到了壮大和延伸。预计明年新袜机的销量可达到1万台,到时候镇里15%的生产将依靠“大唐技术”提升效率……

  一切都在发生着巨变。

  2016年6月16日,“袜艺小镇”又使出了一个堪为大胆超前的创新之举——“世界袜业设计中心”正式揭牌,中国工程院的姚穆、庞国芳两位院士担纲袜艺小镇顾问。

  自此,20多所纺织高校将与袜艺小镇长期产学研合作,每月轮派20余名设计师,长期开展驻地创作,一年四季设计发布新产品。

  显然,为让“起点”更高,大唐的每一步走得很稳、很扎实。

  “世界袜业设计中心的定位,就是要补齐大唐袜业的第一短板——科技创新。”诸暨市委领导说:“世界袜业设计中心入驻大唐,将有利于‘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链’三链融合,对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设计、制造和产品技术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大唐袜业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这是一个特色小镇的“起点”,更是国际袜都应该有、也必须有的新“征途”。


浙江日报 专版 00008 诸暨大唐
转型升级捍卫“国际袜都”荣誉
2016-07-28 浙江日报2016-07-2800006;浙江日报2016-07-2800010;浙江日报2016-07-2800013;浙江日报2016-07-2800007 2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