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政治纵深·“八一”军旗红

听老战士讲述戎马生涯——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核心提示:在浙江,有一群特别的人,早在革命尚处于星星之火的年代,他们就披上戎装,加入了革命军队,历经磨难,终于迎来了人民战争的辉煌胜利。他们,就是可敬的老战士。他们遇到胜利不松劲、遇到顺境不懈怠、遇到艰困不畏难的高贵品质,对于今天而言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八一”前夕,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最可爱的人。

  时间回到89年前。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内的一声枪响,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人民军队,走上了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从那以后,人民军队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无论是戍边御敌还是抗洪救灾,都凭借赤胆忠诚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证明其不愧是闻名于世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不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我省部分老红军、老战士,重温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重温“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时刻,品味他们对信念的坚韧与执着。

  井冈山下

  红星照耀去战斗

  刘全德是江西永新县人,原先那地方是个贫穷、闭塞的地方。1928年,随着一支军队的到来,这片穷乡僻壤成为一片革命热土。这一年,在永新县的三湾村,毛泽东同志对红军进行了改编,将“支部建在连上”,明确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

  刘全德之所以加入红军,和他的堂哥刘祖德有关。刘祖德比刘全德大20多岁,读过私塾,红军刚到永新,刘祖德就加入了红军,并被委任为地方特派员,在永新开展革命工作。在刘祖德的影响下,当年12岁的刘全德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和红军一起打土豪、分田地。

  起初,刘全德和其他人一样,只是扛着一些简单的武器,和红军一起行动。没有武器就自己做,在竹杆上固定一块锐利的金属,再绑上一条红布,就成了红缨枪。

  在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时,当时只有15岁的刘全德参军了。有一次打仗,枪炮声四起,刘全德和部队失散了,只好回到自己家中。母亲怕失去儿子,就把他关在家里,不让他归队。

  时间长了,母亲的看管也有点“松”了,他一心想回部队,又害怕回去受处罚,每天就爬到家门口的大槐树上张望,看有没有部队经过,好重新归队。几个月后,刘全德重新回到部队,被编入后来的红六军团,之后参加了长征。

  和刘全德相似,郭德琳也是在井冈山参了军,他是兴国县人,那里也是革命老区。1931年,郭德琳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那时他才15岁。参军之初,他被分配到部队当卫生员,之后被调到了红军大学。1934年夏天,郭德琳从红军大学调到澎洋学校工作。当时,他当卫生员,学员到野外演习时他也要跟着去。有一次演习,他意外遇到了陈赓。那次演习结束,陈赓问他学到了什么,有没有做笔记,有没有画图?他就拿笔记本给陈赓看。陈赓不仅帮他改正了不对之处,还告诉他如何画图:山最高的地方画上点,山坳处画上点,连起来就是山了。就这样,在陈赓的教导下,他学会了画作战图,每次演习完,陈赓都会让他把笔记本拿来看看。

  这段在军校当卫生员的经历,成为他一段极为宝贵的人生经历。后来,他参加了长征。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八路军129师新编第9旅第25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东北民主联军总炮兵旅政治部主任,护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铁道兵司令部政治部组织部长等职务。

  烽火岁月

  投笔从戎写传奇

  和刘全德、郭德琳相比,邹念先参军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邹念先的本名叫周凤梧,是浙江原衢县人。1933年,初中毕业的周凤梧考上了南京军事交通技术教练所,成为一名学习无线电通讯的学员,当时学校有许多进步青年,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他牢牢树立了要跟党走的信念。

  转眼到了1936年12月12日,邹念先在收音机里听到了“西安事变”的消息。他忽然想到,共产党人可能就在西安,于是上西安找组织。结果到了潼关,道路被驻军封锁,他只好回到南京,不久又去了北平,最终在初中同学的介绍下找到了党组织,成为一名中共党员。“七七事变”后,他辗转到西安,背着大米,步行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1937年底,邹念先被分到了中央军委3局,从事无线电台报务工作。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通过邹念先灵巧的双手,革命讯息从中央飞往各地区根据地,又从各地传送至党中央。之后,他又任八路军太行总部3科队长。日本对太行山区进行“五一大扫荡”期间,为了保住电台,邹念先机智地把电台设备埋在了土里。之后他回到延安,参加了解放战争的保卫延安等战役。

  周康生的参军经历也颇为曲折。1935年,当时只有13岁的周康生入了党,但并没有参军,而是先开始从事地下工作。直到1938年8月,周康生在入党介绍人王彦文的指引下,加入了河北省南宫县的地方武装。这和当时的大势有关——日本人已经占领华北,在河北一带的抗日部队都转移到了农村。

  没多久,周康生所在的地方武装“升级”,成为冀南军区政治部警卫连,周康生被编入新9旅26团。加入正规军不久,他所在的部队,就协同新9旅25团、27团进行德石铁路破击战。这次战役是百团大战的一部分,也是周康生第一次和日军打仗。

  “这次作战战果不错,我们缴获了一门大炮。”周康生回忆说,战役一打响,他们就一点不感觉害怕。当时,周康生所在的26团,还破坏了日军建设的枣强到冀州、冀州到南宫的公路以及德州到衡水的铁路。

  1940年,周康生调到冀南军区参加学习,但还没结业又调回枣强县,成为游击队一员。抗战烽火消散后,他又参加了解放战争,随部队跃进大别山。

  危亡时刻

  保家卫国志不渝

  在浙江的老红军中,李光福参加红军时的年龄是最小的。而这背后大有原因。李光福出生在陕西省吴堡县,当时他的父亲是一名盐商,家庭条件不错。但在哥哥的指引下,他1933年参加了革命,当时他只有11岁,就穿上了军装。

  由于年龄太小没法上战场,他只能给首长当勤务兵,又随着首长到了山东。在很多人心目中,给首长当勤务兵似乎很安全,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当时到目的地,就要穿过日军和顽军的驻地,虽然沿途都有熟悉当地情况的部队护送,但有时仍要经历惊心动魄的时刻。李光福还记得,有一次要穿过一条铁路,铁路对面都是敌人。他们就特地选了一个晚上,大家猫着腰,轻手轻脚,一个接着一个地快速通过铁路。

  随着年龄增大,他终于可以上战场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李光福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战役不下百场,负伤却只有一次,那是在淮海战役时期。说起往事,他连连感慨:“很多人都说我真幸运,就负了一次伤。但实际上,自从参军那天起,我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郑子雄是温州平阳人,他在家乡参了军,他的父亲名叫郑海啸,从1927年起参加农民运动,1936年至1949年担任中共平阳县委书记、浙南特委常委,坚持浙南革命斗争近14年,1949年解放后任温州地区首任专员。在父亲的影响下,他参加了革命,当上了一名地下交通员。

  “我的家乡浙南平阳是抗日新四军策源地之一,在中共浙江省委和浙南特委的领导下,动员组织大批进步青年参加红军部队,编入新四军后奔赴前线。”他说,1938年,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当时的浙江省委书记刘英非常重视发动和组织全民抗日救亡运动,浙南人民群众抗日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抗日烽火燃遍浙南大地。

  温州的平阳、瑞安、永嘉、乐清等地处沿海,日军曾3次侵占温州地区,每次都遭到沉重打击。“1941年4月19日,日军从飞云江口登陆占领温州城时,中共浙南特委命令平阳县委让武工队快速进驻靠近飞云江边,当时我是武工队员,身背一支步枪参加战斗,日军在温州驻12天后逃离。”郑子雄说,此后,他参加了多次对日军的作战,抗战胜利后,他在温州参加了解放战争,为解放温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八一”军旗红 00019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016-07-28 浙江日报2016-07-2800006;1797138 2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