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理论

做好基层政协工作的新探索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建德政协成立6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做好基层政协工作上作出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宝贵经验。

做好基层政协工作的新探索

吴铁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光辉实践,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建德政协成立6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做好基层政协工作上作出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宝贵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工作的全局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讲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要自觉把中国共产党的决策部署贯彻到人民政协工作中去”。基层政协要在服务发展上作出贡献、展现作为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党委的工作中心选择重点开展履职活动,增强工作的全局意识和中心意识。

  建德政协在坚持党的领导方面基本上形成了“党委出题、政协解题;政协选题、党委定题”两套工作机制。所谓“党委出题、政协解题”是指市委确定一些重点工作、重点课题交给政协,借助政协的职能优势和智力优势进行推动;所谓“政协选题、党委定题”是指每年年初,政协根据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提出年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履职课题和具体工作计划,与政府协商后交市委审定并转发实施,主动将政协工作纳入到党委全局工作中去,增强政协履职的制度保障。这样就有效保证了党委作出的决策部署在政协的贯彻落实,也有效保证了政协工作始终与党委保持同心同向。

  坚持改革探索,增强工作的创新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履职要求,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基层政协面对基层一线,情况各不相同,必须要有改革探索的勇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推进工作创新,这样才能使政协履职活动富有成效,才能在地方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近几年来,建德政协在改革创新方面作了不少有益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地方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民主监督工作的创新。2014年,建德市政协根据省委出台的关于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文件精神,探索建立了专项工作民主评议监督机制,先后围绕政府的“五水共治”、政策扶持绩效、民生工程开展专项民主评议监督,取得了良好效果。建德政协开展的专项民主评议工作也被省政协评为十大创新案例之一。

  坚持主题主线,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基层情况错综复杂,工作任务繁多,人民政协力量又相对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抓住其中的重点,确定主题主线,以主题主线来统领政协全局工作,充分运用各种优势,系统性地开展履职活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发展。

  近年来,我们围绕生态文明这一主题、“五水共治”这一主线,集中政协的各种优势和力量,充分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在建德的“五水共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德市捧得“大禹鼎”作出了积极贡献。2015年,建德政协又以深化改革为主题,以建言“十三五”规划为主线开展了规划课题的调研、规划纲要的协商等一系列履职活动,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工作的人民性。人民政协的广泛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特点,决定了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应当贯穿于政协工作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以人民利益为重理应是人民政协开展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作为基层政协,我们始终注重发挥政协委员直接来自于基层,与各界群众联系紧密的组织优势,始终坚持履职为民的工作要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做好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些年来,我们努力坚持为民协商、为民代言、为民解困,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民主协商活动,促进基层群众更多共识的形成,对保障选举平稳、化解基层矛盾、促进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为建德市政协主席】


浙江日报 理论 00015 做好基层政协工作的新探索 2016-07-26 浙江日报2016-07-2600011;1792336 2 2016年07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