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浙江经济新动能
——经济半年报大家谈(4)
本报记者 金梁
上半年,7.7%的浙江GDP增长速度,其背后的动能究竟是什么?用更有效率的经济新引擎来替代效率日下的传统生产投资,从而实现新旧动力之间的转换,这就是浙江经济保持增速的秘诀所在。
经济新常态下,浙江经济的新突破口在哪里?在修复传统增长动能的同时,又该从哪些方面来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为此,记者采访了省科技厅厅长周国辉、省经信委技装处处长李京宁、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
记者:上半年,我省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为37.6%和23.0%,高新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达45.2%。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周国辉: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把抓科技创新作为必须补齐的第一短板,这些数据不仅说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抓科技创新的成效明显。
今年1月至6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856.2亿元,同比增长6.9%,增幅高于规上工业2.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48.9亿元,同比增长8.7%,增幅高于规上工业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122.7亿元,同比增长19.2%,增速比全省工业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高8.8和6.6个百分点。全省专利申请总量19.2万件,同比增长41.7%。
我认为,补齐科技短板,必须平台、人才、主体一起抓。近年来,我省抓创新平台搭建,成功创建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共有滨江、临江等8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6个省级高新区。尤其是启动建设以浙江大学为核心,以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为两极,以科技特色小镇为支点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抓创新主体培育,已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90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156家;在新能源汽车、信息经济等20多条产业链建设了209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企业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分别占全省的86%和82.5%。抓创新环境营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加快推进“双创”工作,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共引进“千人计划”人才1479名,其中“国千”556名,居全国第4位。
记者: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如何补齐短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范柏乃: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我省应该努力去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环境。首先,不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应该放宽视野去引进人才,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紧缺人才更要舍得投入引进。其次,在科研条件、工资待遇、子女教育、创新创业氛围等配套方面都应该进一步加强。
留住人才的载体是科研平台,但浙江缺乏大院、大校,真正肯在科研上投入的企业也不多,再加上科技成果转化存在不小的试错成本。建议可以考虑建立开放式创新模式,基于众包模式,通过互联网整合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创意发展新技术,像宝洁、波音、杜邦等企业凭借Web2.0技术的强大交互功能,着力构建基于网络众包的面向全球的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并已取得超预期的创新成果。
周国辉:对于现存的短板,我们下半年重点要推进“一转四创”行动计划: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全创新链一体化,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建设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快科技大市场建设,建立高效便捷创业服务体系;推进创新大平台建设,汇聚融合高端要素,推进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高水平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高新园区发展水平,加快之江实验室组建工作;推进创新大项目实施,引领产业高端发展,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进创新大团队培育,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份;推进创新大环境建设,构筑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健全政府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记者:经济新常态下,要着力实现增长动能的转换和发展模式的改变。浙江在新旧经济动能的转换过程中,有什么亮点?
李京宁: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信息经济核心产业、节能环保、健康、时尚、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七大万亿产业表现抢眼,逐步成为浙江制造的领航者。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1月至6月,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3945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增加值834.67亿元,同比增长12.2%,增幅比装备制造业高2.7个百分点,占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33.7%。
其中,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高达115.56%,是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其次是光伏及新能源装备,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超过30%。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是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上半年汽车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分别达到41%、18%和16%。
记者:在充满机遇的同时,浙江发展七大万亿产业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如何培育好这些新的“发动机”,为浙江经济提升赢得先机?
李京宁: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支撑浙江经济未来发展的七大万亿级产业之一,浙江在推进智能制造方面,关键是抓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的实施。2016年,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智能制造专项项目组织推荐工作已完成,我省共向国家工信部推荐试点示范10项、专项15项。另外,我们组织各地围绕智能制造重点领域开展2016年全省试点示范的申报工作,确定了6个智能制造示范区(平台)、16个智能制造新模式为首批浙江省智能制造示范新模式试点示范,推动行业和区域智能制造水平提升。
此外,我们对高端装备制造进行产业培育。如发挥智能制造专项资金导向作用,省财政设立5000万元智能制造专项资金用于推动全省智能制造工作;组织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将浙江的智能产品(装备、技术)推广出去;统筹推进全省智能制造工作,加强对各地推进智能制造工作的指导,各地根据自身情况分别建立了工作体系、制定了智能制造工作方案。
范柏乃:浙江要加快培育七大万亿产业的竞争优势,关键要通过大项目和大企业的投入,以及确保特色小镇聚焦七大产业。这不仅有助于扩大有效投资,也能支撑起转型发展。
七大万亿产业的培育离不开市场,多数产业项目应该让民间投资来唱主角,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应该精准发力,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突破口,简政放权,创新投融资机制,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
我认为,政府搭建好公共服务平台,当好“店小二”,再去引导民间资本加快流向有前景的新兴行业,促进高端要素由低效率企业向高效率企业流动,产业发展新优势才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