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时评

打破民间投资壁垒

  “开三门”“搬三山”就是要让民企与国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消除壁垒、打破垄断,要在大项目上给民资同样的机会。

打破民间投资壁垒

袁华明

  民间投资下滑是当前一个全国性话题,从各地公布的上半年数据来看也不容乐观。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浙江,同样有喜有忧:我省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5%,增速有所放缓;但另一方面,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我省民间投资仍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我们不难发现,民间投资已经出现分化发展的格局,这不仅表现在不同行业间,也表现在不同地区间。从行业来看,房地产库存依旧压力山大,一些落后产能民间投资意愿不高,但信息经济、旅游、高端装备等产业的民间投资却风生水起;从地区来看,广东、江苏等省份的民间投资大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这些地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新经济、新动能扩张快,新旧动能转换平稳,而其他地区则出现断崖式下滑。在分化发展中,政企都需要寻找自己的定位,精准找对短板,及时补齐短板。

  当前市场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权威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将呈“L”型,对扩大民间投资疑虑重重,瞻前顾后。民间投资为何不愿投、不敢投、不想投或投不起?对民营企业来说,政策上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问题始终突出,民营企业要跨越“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并非易事。“开三门”“搬三山”就是要让民企与国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消除壁垒、打破垄断,要在大项目上给民资同样的机会。

  民营企业不是投资的“局外人”,不是“旁观者”,各方要对民间投资敞开心扉、敞开大门,让民间投资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有序参与者、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创业创新的积极实践者,对民间投资开放的领域还有待进一步扩展。

  大家都看到,房地产现在库存严重,国家不得不出台政策要求各地去库存。这一问题不妨反过来思考,为什么房地产会出现大面积库存?因为这个已经充分市场化的行业也是一个充分开放的行业,民营资本进入的门槛非常低,结果导致很多实体企业赚了点钱就想投资房地产,而事实上很多民营企业除了投资房地产外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方向。如果我们有更多的行业能像房地产一样消除壁垒、充分开放,那么民间投资就不会普遍性下滑。

  扩大有效投资是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有效投资调优结构,也倒逼企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这个意义上扩大民间投资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实现方式。对浙江而言,民营经济尤为重要,作用尤为突出,浙江民营经济缴纳了60%左右的税收,创造了70%左右的GDP,贡献了80%左右的外贸出口,提供了90%左右的就业机会。因此,浙江保持民间投资中高速稳健发展,对全国都有重要意义。

  扩大民间投资已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关切,也需要政府与企业相向而行,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切实落实国家“非公36条”和我省“非公32条”等相关政策,为民间投资服务好“最后一纳米”;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切实转换自身发展动能,真正把国家战略、市场需求、产业特色和自身优势结合起来,投资一批大好高项目,在经济新常态下获得稳健发展。


浙江日报 时评 00007 打破民间投资壁垒 2016-07-22 浙江日报2016-07-2200015;浙江日报2016-07-2200014 2 2016年07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