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专家数字化采集西藏阿里壁画,精美印刷呈现高原艺术瑰宝——
留住真容,为了文物的永生
本报记者 曾福泉 通讯员 刘瑾
在亚洲大陆的腹地,青藏高原的深处,蕴藏着数量惊人的艺术瑰宝。
拥有千余年历史的托林寺正如一颗明珠,深藏在西藏阿里地区的象泉河谷。林立的殿宇、高耸的佛塔、令人惊艳的壁画和雕塑,都是以此地为统治核心的古格王朝留下的文化遗产。多年来,能够穿越“世界屋脊”亲身来到托林寺领略传世艺术之大美的人少而又少,更多的研究者、艺术爱好者只能通过普通出版物对托林寺艺术惊鸿一瞥。
浙江大学出版社《阿里壁画:托林寺白殿》一书的问世,让远方的人们第一次获得了身临其境般欣赏托林寺壁画的机会。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等机构组成的团队,在西藏自治区文物局特别是阿里地区文化局、札达县文物局的支持和直接领导之下,首次完成了对托林寺白殿壁画的高精度全息数字化采集,获取了传统摄影方法无法取得的翔实图像资料。
《阿里壁画:托林寺白殿》由阿里地区文化局组织编纂,将科技考古的成果以藏、汉、英三种文字,最大程度地展现在普通读者眼前,2015年作为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献礼作品、第二届“藏博会”阿里馆展览作品,今年又斩获第九届上海印刷大奖。
鲜为人知的是,浙大团队仅用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托林寺白殿壁画、彩塑的数字化采集工作。随后,在室内数字化计算工作开展的同时,这本大八开的精美图集的出版流程亦已启动,在严格确保质量的情况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撰写、翻译、设计、编辑、印刷、出版等一系列工作。
7月10日,记者获悉,浙大团队将于近期赴拉萨,向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汇报相关工作,随后,他们将再度进藏,在托林寺其他殿宇和阿里古格时期其他重要史迹开展科技考古工作,更多的西藏文化艺术珍宝将清晰展示在世人面前。
数字化考古,
把珍贵文物保存在
二进制世界
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发源于冈仁波齐神山的象泉河汩汩流过这里,形成肥沃的河谷。高原奇幻的地貌——土林矗立在宽大的河床两岸,萨迦殿、红殿、白殿、色康殿、玛尼殿等托林寺主要建筑就坐落在河岸南侧的岗地上。2015年5月,初夏明媚的阳光中,托林寺迎来了一批风尘仆仆的专家学者:他们来自数千公里之外的江南水乡杭州,将要以数字信息技术记录、保存托林寺白殿的壁画和彩塑。
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志荣副教授和刁常宇副教授担任本项目总体负责人。王兴鑫工程师、贾维维博士等5名专家在接下来的2个月里一直在托林寺白殿开展科技考古田野工作。他们采集高保真的壁画和彩塑图像,再使用浙大自主研发的拼接处理软件,将这些珍贵文物在二进制的世界中永久保存。
托林寺白殿面积555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透过两处采光天窗,高原的阳光洒落进来。殿内空间开阔,共有42根立柱。托林寺的僧侣们好奇地打量着浙大专家在殿内查看采光情况,部署数字化技术设备——包括一个带轨道的壁画高保真采集设备、相机、补光设备和色彩管理设备等。这些仪器先由杭州运抵拉萨,随后经由空中和地面两条途径,辗转两昼夜运到扎达县。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初来乍到的外乡人行动稍微强烈些,就要喘不过气来。“但是,大家都忍不住要小步快跑。”李志荣告诉记者,阿里地区文化局迫切希望《阿里壁画:托林寺白殿》能赶在当年8月3日第六届阿里象雄文化旅游节前出版,已经以倒计时方式排好了工作实施方案,科技考古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充满了紧迫感。
时间紧张,困难却接踵而来。西藏地区的壁画绘制颜料中通常含有叫做“牛胶”的特殊物质,可以增加颜色的黏着力和持久度,也起到保护壁画的作用。如此工艺的西藏壁画,表面有一层亮膜,反光强烈。而壁面反光给拍摄造成很大难度。此外,西藏地区壁画的绘制还大量使用纯金粉,也会加剧反光。“虽然在实验室中对这一情况有所估计,但现场壁面反光难题之大,仍超出想象。”李志荣说,浙大科技考古团队此前已在我国多个古代石窟寺院开展数字化采集工作,大面积壁面反光难题却是这支经验丰富的团队遇到的全新挑战。
“当时,没有其他人能够真正帮上忙,所有的指导都来自数千公里之外,如果需要新的装备,也难以在短期内运到。”时隔一年,李志荣回忆起当时的工作情形仍充满感慨。年轻的浙大专家们只有调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果断处理突如其来的变故,在工作现场摸索克服难题的办法。
结合此前实验室里的技术方案,王兴鑫等人根据白殿实际光照条件反复测试,决定把半自动的壁画采集设备改装为手动操作,并采用经过改进的布光方案,以确保在壁面反光情况下数字化采集的高保真效果。改装设备需要工具和零件,从杭州购买、邮寄至少需要2周时间。在物资匮乏、居民稀少的扎达县城,浙大专家们惊喜地发现了一家小五金店。“一位藏族小伙子开动机床,为我们当场制作了急需的螺钉、螺帽等零件。”王兴鑫说,“没有这些在4000多米的高原上生产出来的小零件,我们就不可能完成数字化采集壁画的任务。”
壁面反光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方案,但需要团队成员投入更多的劳动。正是盛夏时节,在高原上,仍要穿着薄羽绒服工作。气候极度干燥,几乎每个人都流了鼻血,一个能往脸上喷水的小瓶子成了人人必不可少的装备。扎达县靠小水利发电,电力供应紧张。无论是在白殿现场工作,还是回到驻地开启计算机处理一天采集的数据,浙大专家都面临随时断电的风险。“有时数据处理了一半,停电了,就只能等电力恢复后从头再来。”
对于托林寺而言,浙大专家们是一群陌生人,然而初次见面就已十分温暖。在浙大团队中,只有贾维维能说一些藏语,而托林寺的僧众几乎人人都能讲一些汉语,他们对浙大专家开展的考古工作给予了完全的支持。几位年轻的藏族文物干部全程陪着浙大团队,帮他们做翻译。
通宵达旦工作,
完成精美图集
印刷出版
《阿里壁画:托林寺白殿》一书,是浙大科技考古团队的文物数字化成果首次出版成书。要将这些信息丰富的图像从二进制的数据库中“接生”到纸面上,对编辑、设计和印刷出版的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浙大出版社社长助理陈丽霞介绍,浙大出版社近年来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一宏大工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利用已形成的基础条件和人才队伍,在学校及相关团队的支持下,浙大出版社毅然承担了本次出版任务。
本书责任编辑向记者回忆,2015年6月底,他刚从敦煌研究院回到杭州,就揣上出版合同奔赴阿里——浙大出版社和阿里地区文化局双方合同正式签署后,后续出版流程才能启动。3天里马不停蹄往返于内陆高原和东海之滨,他回到杭州时,手中多了一条洁白的哈达。
当时已进入盛夏,浙大紫金港校区一座竹林掩映的小楼里,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计算机日夜不停地处理托林寺白殿田野调查取得的数据,拼接出高保真的图像。与此同时,浙大出版社为出版《阿里壁画:托林寺白殿》而召集的各路高手齐聚一堂,除科技考古团队外,还包括艺术系王小松教授团队,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谢继胜教授团队等。
此后的3周让每个参与本书出版的工作者都刻骨铭心。和时间赛跑,通宵达旦的工作成为常态。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内,连续熬夜工作已经十分疲惫的刁常宇和其他几位青年学者守在计算机旁,又一幅高保真的壁画图像刚刚拼接完成;浙大西溪校区的浙大出版社楼内,还有多位连轴转了好几天的专家在等着挑选图片,调整色彩,撰写汉、藏、英3种语言的说明介绍文字……
著名艺术家王小松教授团队为本书做了精细的视觉设计。《阿里壁画:托林寺白殿》的封套借鉴古老的藏纸文化,选用手工纸制作,纯洁的白色象征圣洁的哈达。封面选用绢布制作,满溢庄严肃穆之感。
“一带一路”艺术瑰宝,
科学保护迫在眉睫
托林寺白殿壁画内容丰富、技艺精湛,生动反映了15到16世纪藏传佛教艺术与多民族、跨地域艺术风格相互交融的状况,并反映出与印度、中亚地区及中国内地宗教与艺术的密切关系。
李志荣说,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种种因素,托林寺壁画可能面对各种损坏。寻找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当务之急。
浙大科技考古团队着眼于为托林寺文物建立全面翔实的数字信息档案,这不仅可以使这些历经沧桑的精美艺术永存于时间长河之中,还有助于对壁画内容进行艺术与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
托林寺东壁的一组图像,由中央主佛和一些小的故事情节构成,关于其表现内容学界此前并没有达成共识。通过浙大团队高精度数字化采集成果,研究者首次发现了一处非常重要的题记。题记书写在中央主尊莲座之下的7位僧人像下方,原为金字,后因雨水的冲刷只留下非常浅淡的痕迹,所以长期被人忽略。辨识题记文字之后,学者们确定了中央主尊为释迦牟尼佛,而周围情节表现的是大迦叶“修头陀行”的事迹。
“从托林寺白殿壁画的数字化保护与研究工作开始,西藏壁画或许才能真正进入本体研究阶段。”李志荣说。高精度的数字采集,将6个世纪前的笔触历历展现在今天的研究者面前。昔日艺术家在托林寺中创作时的身姿和神情,也由此浮现了出来。人们不仅能体认这些精妙的艺术所传达的历史和宗教内容,还将可以深入讨论作为载体的艺术形式本身。“我们有责任守卫文化,西藏地区的文物必须得到科学的保护和管理。”李志荣说。
以托林寺壁画为主题,浙大出版社还设计开发了一些特色文创产品,进一步扩大了西藏阿里地区文化遗产的影响力。陈丽霞介绍,一些以“天上阿里”为主题的文创产品,不仅在藏博会、文博会现场展销,未来还有望成为阿里地区邮政和旅游商店销售的特色文化纪念品,大大拉近了古代艺术和大众的距离。
《阿里壁画:托林寺白殿》出版后,在第六届阿里文化旅游节期间,浙大科技考古团队与阿里地区文化局李兴国局长再度来到托林寺,将本书和高精度数字化采集的白殿壁画画幅赠送给托林寺僧众。惊喜不已的僧人向浙大专家敬献哈达,并且说马上要把壁画画幅送去装裱,准备供奉。他们还问李志荣:“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做红殿?”
托林寺壁画是“一带一路”上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一大重要内容。11世纪以来,西藏西部地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开始在丝绸之路上扮演关键角色,是中原地区通过甘肃、新疆境内丝绸之路与藏区腹地及东北印度联系的纽带。陈丽霞表示,《阿里壁画:托林寺白殿》的出版是一大突破,为浙大出版社陆续出版“一带一路”沿线艺术文物考古成果拉开了大幕。
据悉,浙大团队李志荣已获得邀请,作为嘉宾参加将于9月10日举办的第三届藏博会。届时,阿里地区展位将展示以高保真阿里壁画复制件为素材制作的高端文创产品,原真复制壁画将以唐卡等各种装帧形式呈现。
守卫文化边疆,浙大团队的脚步不曾停歇。李志荣介绍,浙江对口支援的西藏那曲地区目前正在和浙大团队密切联系合作事宜。对那曲国宝壁画及当地唐卡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将是浙江“十三五”期间文物援藏的重要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