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牡丹亭》
裘禾敏
4月初,2016浙江遂昌汤显祖文化节暨汤显祖—莎士比亚纪念活动在遂昌隆重举行,这是我省推进文化强省与“两富”“两美”浙江建设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中英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诞生于400多年前的《牡丹亭》是为数不多的西传戏曲名作,它经翻译进入了英美文化系统,逐渐成为文学经典,并取得崇高地位。它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传播模式:西方汉学家、华裔学者译入模式与国内学者译出模式,这两种模式产生了各不相同的传播效果。译入模式是英美文化系统根据自身需求主动译介中国戏曲,译出模式是中国政府为了复兴传统文化、改变国家形象,着力向英美世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国策。
事实上,中国典籍要进入异域文化,一般需经过5个步骤:慎重考虑典籍底本的遴选及其翻译;开展译本进入异域文化圈内的市场调研;关注译语读者的接受与评价;熟悉英语国家对外来典籍的接受机制与传播体制;增强文化典籍输出的投入力度。我们粗略地梳理了《牡丹亭》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历程,分析了国内译本与国外译本在英美国家的不同境遇,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讲好中国故事,必须考虑传统文化借助现代语境进行国际表达的策略。在当今世界,很少有传统作品原汁原味地演出,要传播中国好声音,树立中国好形象,还需要世界语汇,即采取外面世界能接受与理解的方式、话语来阐释中国古典戏曲,重新解读原著主题,阐发与时俱进的现代意义。
为讲好中国故事,提振中国形象,我们提出四点对策:第一,研究翻译传播的内在机制及相关传播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典籍英译活动的本质与规律。多角度探究典籍传播的外部世界,包括法律、文化、经济、道德等社会意识可能带来的影响。第二,政府应大力培养典籍英译的专门人才,英译典籍既要照顾中国人思维的特征,又要考虑欧美国家的语言表述习惯,这是典籍英译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第三,掌握海外典籍接受者的特性、需求及接受机制。接受者因素是语际转换的重要功能机制,它与异域传播的社会群体有关。为有效而准确地传递信息,应关注读者的接受潜势、教育水平、审美情趣、认知需求等。第四,出版界理应责无旁贷地拓展海外资源,着力推进国内外研究者的交流,掌握最新动态与成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文相通,文相通才能情相连。2000年,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同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2015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时提议,中英两国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坛巨匠,推动两国人民友好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与汤显祖同时代的莎士比亚戏剧在世界各地受到热捧,400年经久不衰,也是值得关注与借鉴的文化交流现象。
英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著名诗人吉卜林在《东西方歌谣》里写到:“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东西方永不相逢,直到地老与天荒。虽然东西在两端,两个巨人面对时,不论种族与疆界,不分东方与西方。”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两位文学巨人,就是东西方文化哺育出来的杰出代表,他们通过海内外优秀翻译家——文化摆渡人呕心沥血的创造性劳动,让“永不相逢”的东西方能够穿越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诉诸千言万语,丰富各自的精神生活,让经典实现永恒价值,让“各美其美”的民族文化达到“美美与共”的大同境界。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