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带着记忆,
谋划村庄未来

  2016年6月29日,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和杭州市规划局,在富阳东梓关村共同举办主题为“设计,让乡村更美好”的东梓关论坛。与会领导、专家围绕如何借设计之手重构乡村的美与生活,开展深入探讨,形成“乡村美不美,关键看设计”的共识。

  一、遵循保护为先。要按照“兼田园之美,具城市之利”的理念,根据乡村的具体情况和差异特点,完善镇村规划体系,保护为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对特色文化村落,尤其要尊重乡村特有的格局,注重保护和挖掘乡村的自然、历史、文化、民俗等特色资源,严禁大拆大建,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体现民本情怀。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通过设计呈现乡村最美的一面,更要立足于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增加村民的获得感。乡村设计要认真倾听村民心声,充分尊重村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既要有建筑风貌、公共空间等“面子”工程,又要有污水治理、文化建设等“里子”项目,实现设计与建筑风格、整体功能和文化人文等的完美融合。

  三、注重深研细琢。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工匠精神”,应该有精雕细琢的态度,拒绝粗制滥造,拒绝华而不实,拒绝千村一面。既要构建整体美,又要注重细节美,既需宏观与微观并重,也要建设与管理同步,要以精益求精、严谨细致的态度,用足心力雕刻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佳作。

  四、坚持传承创新。某种意义上说,乡村是文化精神的根,是情感情怀的根。乡村设计要坚持“古与今的对话、中与西的合璧”,带着记忆去设计乡村的未来。既要传承中国古代乡村建设、乡村设计的优秀建筑文化,又要借鉴当代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成果,勇于创新,使美丽乡村既符合时代特征,又具有记忆传承,让人真切感受到现代的便利和传统的神韵。

  五、着眼城乡互动。要坚持统筹协调的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方面要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加快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将城市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另一方面要促进美丽乡村带动美丽产业,培育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特色民宿、文化创意、健康养生、金融服务等新型业态,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六、顺应“互联网+”。“互联网+”将给乡村带来深刻的变化。通过互联网,将有力拓展农村创新创业的空间,改变乡村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增进城乡要素流动和信息互动。要运用互联网创新技术,借助“互联网+”模式,推动城市文明与乡村共享,促进乡村特色与世界连接,让美丽乡村搭上信息化的“快车”,实现转型发展。

  乡村,是记忆,是灵感,是情怀,是眼光,更是展示设计师、建筑师才华的大舞台和新空间。设计,让乡村更美好,使城市更向往。时代召唤广大设计师,积极投身乡村设计,为美丽中国、乡村复兴贡献才智和力量。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带着记忆,
谋划村庄未来
2016-07-05 1694351 2 2016年07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