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一张图,改变一个村

——解读富阳古村东梓关从衰转兴的历程

  核心提示: 在曾获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王澍眼里,农居房是建筑界最难的领域之一。在富阳洞桥镇文村,由他设计的14幢农居,不仅是全省首个“美丽宜居村庄”试点项目,更成为当地一个地标性建筑。

  东梓关农居则是另外一种典范。6月29日,一个名叫“东梓关论坛”的乡村设计研讨会在富阳举行,东梓关的实践再次引人注目。设计,已成为拯救乡村的一条路径,需要设计者的灵光一现,更需要一种时代眼光和人文关怀,因为乡村的活力,在于一段记忆、一份情怀和一种创意。

  在城市化浪潮中,乡村的衰落并非不可逆转。本期美丽乡村周刊推出《设计之路》专题报道,通过浙江各地的一个个成功案例宣示:以规划设计为引领的乡村建设,正向着自觉追寻个性与特色的方向迈进,也激荡着乡村重生的内在活力。

一张图,改变一个村

——解读富阳古村东梓关从衰转兴的历程

本报记者 王庆丽 赵路 区委报道组 徐磊

  最近去过东梓关的人,大凡会认同这样一种感慨:在这里,乡愁无需漂泊。

  东梓关,何方宝地?那是位于富阳场口镇西部的一个古村,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才情横溢的富阳籍作家郁达夫,曾在文中这样描写:“东梓关在富春江的东岸,钱塘江到富阳而一折,自此以上,为富春江,已经将东西的江流变成了南北的向道。”

  近百年时光流逝,东梓关还是人们记忆中的那个模样。曾经熙熙攘攘的古码头仍在,郁达夫为着治病曾来小住过的许家大院仍在,骨伤科名医张邵富治病救人的医馆“安雅堂”也在,加上那些大大小小的水塘和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让人恍如穿越了历史的烽烟。

  眼下,当乡愁的记忆弥散,与城市化演进相伴相生时,东梓关仿佛就这样不受侵扰地存在着。当然,“旧的不去”,并不意味着“新的不来”,时尚的咖啡吧与传统的酒作坊、民清古朴建筑与新式杭派民居,在这里互不惊扰,可谓并行不悖甚至和谐共生。

  这一切说来轻描淡写,却与一份3年前实施的东梓关杭派民居规划设计方案密切相关。

  设计,

  农民不能缺席

  初入东梓关,是在一个细雨纷飞的夏日。

  当满载着一车乘客的大巴沿320国道缓缓前进,当原本静默的人群开始出现骚动时,一排排造型精巧、白墙黛瓦的3层小楼,就这样倏地出现于郁郁葱葱的水稻田与云雾涌动的群山之间,恰似一幅天然绘就的水墨山居图。

  “这就是东梓关的新杭派民居。我们尝试用一种抽象、写意的符号,构造出一种在空间上有收有放,有院落也有巷弄,具备江南神韵的那种当代村落。”下车后,37岁的项目总设计师孟凡浩,一面带领众人穿行于幢幢小楼之间,一面阐述着他的设计理念。纯黑的中式衬衫和飞扬的微卷短发,加增了他的艺术气息。

  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学院的孟凡浩,长期从事城市高端居住社区、商业综合体等设计工作,近两年也尝试了一些村落改造、精品民宿等小型乡村实践。但东梓关的这片农居房,是他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为农民设计的项目。

  在他看来,当前涌入乡村的多是以民宿建造、旅游开发、休闲养生等为目的的商业运作模式,而新农村的人居环境,并未受到同等程度的关注。“空心化”的村庄和单一的居民年龄结构,导致乡村的破败荒凉,而现有的单一宅基地划分原则,催生了大量兵营般的农居点。如何通过设计,恢复传统村落的原真性与多样化的场所感,是他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不管设计师的目的如何,对村民来说,经济实用一定是最关键的。”2014年至2015年间,孟凡浩带领团队到东梓关调研“不下一百次”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传统建筑中的灶台、天井和后院要保留,要有储藏农资和农具的专用空间,最好还有个停放电瓶车的地方,造价不可太高……他把村民的诉求一一记在心中,最终形成了一个关于杭派民居的初步设计方案。

  在形式上,这片杭派民居借鉴了画家吴冠中水粉作品中的江南民居式样,以其微曲而优雅的屋顶线条为切入点,形成一条条连续而不对称的曲面屋顶;在材料上,则选用最为经济的砖混结构形式,配以白涂料、灰面砖与仿木纹金属格栅等,减少对木头、夯土和石头的用量,既能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又便于村民日常使用与维护。

  一年后,一幢幢独具江南水乡韵味的新农居,就这样出现在村口最显眼的位置上,成为东梓关人最为自豪的新风景所在。

  规划,

  历史不能遗失

  从新房子动工那天起,48岁的东梓关人朱玉萍,就养成了每周到工地查看进度的习惯。

  虽说户籍还在村里,但朱玉萍一家四口已经在距离东梓关约半小时车程的富阳市区生活了20多年。对她而言,家乡在她心中曾经只是一个模糊的符号,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偶尔从脑海中跳出来,仿佛在提醒她,是回去看看父母和亲戚朋友的时候了。

  在朱玉萍的记忆里,东梓关是富春江的一个重要水上关隘。儿时,父母带她去杭州或富阳,都要从江边的码头出发,坐着轮船一路向东。而每当夜色临近时,无论是上游的村民、过路的船家,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行商坐贾和文人墨客,都会从这里上岸,走进村中的饭馆和客栈稍作休整。整个村庄,便在这喧嚣的夜色与鼎沸的人声中,渐次繁华起来。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水运的没落、陆路交通的兴起,更确切地说,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东梓关的命运急转直下,渐渐萧条冷落。也正因此,朱玉萍和丈夫决定离乡打拼。直至2014年下半年,当村里决定新建杭派民居,以集中安置部分拆迁户和建房困难户时,朱玉萍才惊喜地发现,她家的一幢老宅也被列入征迁范围之内。一套新建的面积290多平方米的3层小楼,总价仅为40多万元,再加上拆迁所得的6万多元补偿款,他们只需再拿出30多万元便可购得。

  6月下旬,朱玉萍刚刚通过抽签选到编号为A2号的新房。房子就在这片民居的最外围,交通便利,视野开阔,站在二楼的小露台上向外眺望,远方的村庄与田野尽收眼底。一幢小楼这么多房间,是自住还是改成民宿?讨论房子今后的用途时,夫妻二人有了些分歧,但这个小插曲很快散去,随之而来的是朱玉萍对未来的憧憬。

  “或许,还是做民宿更好。”朱玉萍说,这批新房只是东梓关整个规划设计的其中一步。未来的东梓关,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重现当年盛景。

  2013年以来,东梓关在大力推进“浙江省重点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工程的同时,坚持规划先行,委托杭州两家公司对村庄进行规划设计,努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规划共分3期,一期为长塘周边39幢古建筑整治、环境改造以及新建46幢杭派民居,二期为新建村民活动中心、乡村书院、游客接待中心、道路等工程,三期为夹心层40余幢房屋立面整治,如此层层推进,直至将整个村庄建成一个集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江南古村落。

  “村庄还是从前的味道,但村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却比从前好得多。”朱玉萍说,这两年她回东梓关的次数越来越多,等到儿女再长大些,干脆就搬回村里住了。是啊,故乡就近在眼前,乡愁又何需漂泊?

  重构,

  古村不能没落

  两年前,50岁的杭州市规划局富阳分局副局长盛国宏,驾车沿奔腾的富春江一路前行时,不由想到了“山水相映,入乡随俗,就地取材,古韵新居,低碳环保”这5个词,由此衍生出关于乡村设计的基本原则。

  其实,从王澍为文村设计农居开始,这一理念便已贯穿到设计师们的乡村设计实践中。在文村,王澍用灰、黄、白的三色基调,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剁斧石的外立面设计,使新村和老村实现有机融合。而其中一个毫不起眼的遮雨长廊上,瓦砖墙则直接取材于村里废弃的老建筑。而作为东梓关改造工程的“总设计师”,场口镇党委书记王龙华则为东梓关的设计想出了“三步走”,一是古建筑保护修缮,二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三是传承东梓关的古村形态。他说:“以建筑为载体,弘扬村庄人文精神,这是东梓关改造计划中的魂。”

  随后,来自省内多家知名设计公司及高校建筑设计专业的专家,纷纷来到富阳从事乡村设计。“现在对资源禀赋特别好的村,我们基本采用的是一个一流团队设计一座村庄的模式,让设计师们既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与想像力,又在相互间形成一种PK关系,通过这种良性竞争,不断推动乡村设计发展。”盛国宏说。

  而设计师的“大本营”,就在东梓关。

  如今,一个以多元、包容、开放、跨界为引领的设计小镇,在东梓关显露雏型,已有绿城设计院、南方设计院、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等7家知名设计院落户。未来,东梓关将以“跨文化发展、跨产业融合、跨门类整合”的主题引领,打造以创新设计等为主导的产业示范区,将创新理念融入小村发展的“血脉”中。

  “理想的乡村设计不是仿古,也不是抄袭,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用新生的手法重构乡村的美与生活。”富阳区委书记姜军表示,从古至今,设计对于村庄发展的意义不容小觑,现在流传下来的一些古村落,就是乡贤依据水系布局精心设计而成的。

  结合富阳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姜军提出乡村设计的3条经验,即政府不能缺位、村民不能缺失、设计师不能缺席。党委政府、设计师与村民之间,要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制订出让村民满意的设计方案,并推动它们落实到位,最终打造一个个“让村民自豪,让城里人向往,让游客痴迷”的3.0版新农村。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一张图,改变一个村 2016-07-05 浙江日报2016-07-0500010;1699117 2 2016年07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