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第四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队生活——
敬礼!我们是中国“蓝盔”
本报见习记者 赵静 通讯员 涂峰军 林青青
万里之遥的西非利比里亚,炎热、贫困、战乱、动荡。今年3月10日,由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单独组建的中国第四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从北京出发,前往利比里亚,执行为期1年的维和任务。
这是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峰会宣布中国将成立常备维和警队后派出的首支成建制维和警队,140名队员是来自浙江省边防各基层单位的训练管理、英语执勤、车辆驾驶、水电维修、医疗救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到利比里亚已经近4个月了,做一名中国维和警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日前,记者连线第四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为你还原真实的维和警察生活。
两周才吃一顿绿叶菜
“老干妈”最受欢迎
李小飞,广西小伙,出国前任台州市公安边防支队办公室主任。他是有名的“笔杆子”,从警13年,在各类媒体发表作品60余万字;一旦拿起枪支,他又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刚结束通宵执勤,李小飞仅眯眼休息个把小时便起床了,这一天的早餐是馒头、牛奶、炒饭,还有自己腌制的酸萝卜。
维和任务区物资匮乏,警队的食物都由联合国统一供给。配给的食材主要有牛肉、猪肉、鱼肉等,肉类一般能维持身体所需,偶尔会配送一点水果,都是冷冻的,要吃的时候再解冻。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是以热量为单位供给肉类的,按照标准计算出每人每天大概需要摄入的热量进行分配。
为了吃上新鲜蔬菜,队员们想方设法在海边的沙地上开辟了一块小菜园,种上茄子、南瓜、空心菜等来调剂伙食。因为人多,大家两周才能吃上一顿绿叶菜,一人只能夹上一筷子。
“老干妈”辣酱在这里受热捧。“几瓶‘老干妈’是上一批维和官兵交接时留给我们的。”李小飞说,“煮一碗方便面,拌上‘老干妈’,山珍海味也不过如此了。相比之下,国内的生活几乎是天堂。”
赤道烈日滚滚
露天工作就像蒸桑拿
4月29日,驻扎在利比里亚格林威尔的分队归建到首都蒙罗维亚自由港新营地。
拆装转运物资并扩建新营地是队员们的主要任务。营区没有水泥地,除了沙土就是红色的灰尘。烈日当头,地表50多摄氏度的高温,都能把人烤掉一层皮。
顶着高温酷暑,他们加班加点对老化、锈蚀车辆进行全面检修,满脸的汗水像雨水一样洒落,连续80多天平均工作在12个小时以上,不知疲倦。
室外板房的铁皮在经过太阳暴晒后的温度非常高,他们必须趴在上面一根钉子一根钉子地敲,就算隔着裤子,也免不了被铁皮灼伤。
没有现代化的装备,除了双手就是用当地特有的小推车。数百米长的电缆线,手抬、肩背都行不通,只能生拉硬拽……
“身上的衣服干了湿、湿了干,像穿着衣服蒸桑拿。”李小飞说,“维和任务区的工作,基本都是在露天下进行,在经过赤道烈日连续两个多月的灼烧后,大部分的战友脸上、身上开始大块脱皮。”
维和战地上除了有攻坚奋进的执着,还有诗和远方。工作闲暇,李小飞和战友们也积极利用驻地环境,开展温馨的集体活动放松身心。掰手腕、踢足球、打篮球,立即让工作的疲惫一扫而空。
毒虫肆虐蜥蜴遍地
接雨水擦洗身子
“两个桶、床单、被褥、蚊帐、草席、脸盆、风油精……”这些东西是李小飞换防到蒙罗维亚时,行李清单中的“硬货”。
营区地处热带丛林,风光优美,但气候炎热潮湿。当地毒虫肆虐,蜥蜴满地跑,蚊帐的重要性便显现出来了。每天3次的营区消杀是医疗组必做的功课。“有一次,角落里突然窜出一条竹叶青。”李小飞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管多热,执勤时,我们都穿着长袖长裤,出门前要喷花露水和风油精。在格林威尔,我们还养了几只老母鸡专门吃地上的虫子,可惜母鸡都被天上的老鹰叼走了。”
5月初,新营区还在建设中,30多个人挤在铁皮搭的集装箱内。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的集装箱板房并不牢固。“现在正是雨季,每天暴雨如注,有时候一天要下好几场雨,我们在蚊帐上面放了个脸盆接水。”李小飞告诉记者,铁皮没有隔音效果,夜里一下雨就很难入睡,电话线路也经常被雷劈断。
营区水资源卫生不达标,平时生活用水要经过一套专门的净化过滤装置净化。饮用水非常珍贵,队员们都会自觉节约。洗澡在军用淋浴车内洗,遇到用水紧张时,李小飞只能两三天才洗一次澡,而且还是咸水。能下场雨,用水桶接点水来擦擦身子,是非常惬意的事。
由于物资匮乏,当地人有时候会去捡维和队员们丢掉的垃圾,李小飞和战友们便商量着将垃圾分门别类,衣服、生活用品归到一起。“中国人在当地很受欢迎,他们知道,中国警察是来帮助他们的,对我们很热情。”李小飞感慨,“出了国才更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强大了,我们由衷地自豪。”
夜里不敢睡太沉
一有状况随时战斗
“即使再累,也不能睡得太死。一点响动,都会让人神经高度紧张。”这是进入维和任务区几个月来李小飞最大的感触。
利比里亚经历了长期的战乱,武装抢劫、盗窃、强奸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在利比里亚外交部大楼驻守仅1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就协同当地安保部门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40余起。
“还有就是小偷比较多。”利比里亚物资紧缺,不少当地人竟然把目光投向了全副武装的维和警察。“我们的营区装有监控,第一次发现小偷正好是我在值班,凌晨1点钟,小偷从附近的海滩游泳过来。”对于这类可怜又可恨的小偷,他们一般都是以驱赶为主。但是防不胜防,尤其是晚上,几乎每个时段都会有来自营区四周的危险,所以队员们都不敢睡得太沉。
我国赴马里维和部队遇袭事件发生后,让蒙罗维亚的队员们精神更加紧张,因为从地理环境看,马里与利比里亚距离非常近。“我们增派了巡逻哨,修缮了防御工事,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营区警卫。”尽管如此,每名队员心里还是保持着高度警惕,床边放着警械,一有风吹草动,确保能即时投入战斗。
思念祖国想念家人
异乡维和誓言不辱使命
在远离祖国亲人的异国他乡执行维和任务,比劳累更难忍受的是内心孤独的煎熬。
谈起家人,始终轻松乐观的李小飞流露出愧疚之情,由于工作调动频繁,他和家人一直聚少离多。出国后,家庭的重任更是由妻子黄艳姿一肩担起。“我对家庭亏欠太多,没有尽到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他说。
女儿刚满6周岁,在上幼儿园大班。利比里亚和国内有8个小时的时差,李小飞工作忙,对于家人发的微信语音,他往往过很久才能回复简短的一句话。
女儿说:“最喜欢早上醒来能看到爸爸的留言。爸爸的营区外面有一棵非常大的树,上面有7000多个鸟窝……”爸爸讲的故事,她总是一遍遍地和幼儿园小朋友分享。
黄艳姿说:“4月份,蒙罗维亚确诊1例埃博拉死亡病例,我都看到新闻了,他还忽悠我说没有。前段时间听到我国赴马里维和部队遇袭的消息,我真的吓坏了。毕竟分隔两地,我总有牵挂和担心。但这是他的使命,我支持他,只希望他平平安安。”面对亲人的牵挂,李小飞说:“维和生涯虽然艰苦,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克服各种困难,不辱使命!”
这,就是中国警察,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国际维和行动。
敬礼!中国“蓝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