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生态

天台坦头镇有名“老治水”——

奋力治水
两次受伤

  本报讯 (县委报道组 徐平 记者 斯信忠) “爸,伤筋动骨一百天,你脚上的伤还没好,就不要到处走了。”“我就在门口活动一下筋骨。”6月20日早上7时多,天台县坦头镇严畈村党支部委员金烈篷边敷衍着儿子,边趿着拖鞋,一瘸一拐地走下堤坝台阶,又来到了村旁的榧溪边上巡视。

  上月底,69岁的金烈篷在治水中右脚骨折,医生建议他静养3个月。但老金闲不住,才个把月就甩掉拐杖,溪边又出现他弯腰捡垃圾的身影。村委会主任金近说,算上这次,老金为治水已两次受伤。

  村内后坑塘由于多年没有清淤,塘水发黑、淤泥发臭。今年4月,村里决定清淤修缮。和往常一样,清淤的活儿,都由几个村干部出力,以节省三四千元工钱。

  塘口处年久失修,有少许坍陷。趁着清淤,村里决定重新驳坎。水抽干后,穿着长筒雨靴的金烈篷第一个跳到淤泥中,当过十七八年石匠的老金,修塘坝在行得很。

  4月26日,是塘岸驳坎的第二天,天下着毛毛雨,为赶进度,大伙不歇气地干。其他干部将工程车上的岩石搬下,移至岸边,然后传给老金。别看老金年近七旬,壮实的他还能抱动百斤的大岩石。

  “啊呀!不好!”惊叫声中,一块失去控制的岩石直接由塘岸滚向了正在淤泥中干活的老金。老金猝不及防,眼睁睁看着岩石砸落在脚上。

  他忍着疼痛又干了两小时,直到中午12时才休工,同伴把他拉上岸脱下雨靴发现,右脚已肿成了馒头状,送到医院拍片,诊断为右第一跖骨骨折。

  经过整治后的村边榧溪,河床开阔,溪水清洌,不时有村民来到拦水坝上洗衣。为了这清流,老金没少花时间。

  去年夏天,村里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日,老金自告奋勇到榧溪清理垃圾。他想前几天下雨,河床会有不少从上游漂下来的杂物。当时,水势还比较大,漫过了拦水坝。老金和保洁员一起,沿溪捡着垃圾,到拦水坝时,发现有杂物被卡,便带头慢慢走过去。

  在湍急的水流中,老金边走边打捞杂物。突然,脚下一滑,左脚卡在了水坝斜坡的一个空洞中。那洞被洪水掏空后,足有40公分深。

  老金左腿膝盖以下全部没入其中,洞内是犬牙交错的石块,顿时涌起一股血色。边上的党员急忙把他拉上岸,简单包扎后,驻村干部鲍宣烨开车,迅速将老金送到镇卫生院,医生给他清创后缝了10多针。

  拆线后没几天,他又一瘸一拐地上溪边巡视捡垃圾了。

  自“五水共治”工作启动后,平时只要不外出打散工、干农活,他就抽空沿着约三四公里长的河段清理垃圾,成为编外保洁员。

  “篷哥,公共厕所又堵了,请你去清理下。”村保洁员向他反映。原本疏通公厕管道并非他的职责,现在反倒成了他的分内之事。

  公厕臭气扑鼻,一看坐便器是满满的粪水混合物,老金就知道有人将便纸一同扔了下去,这样的活,他记不清干了多少回。

  老金拿出勺子,蹲下身子舀,快见底时,取出马桶吸盘,一下一下地用力吸了起来,粪水溅到手上、衣服,他浑无知觉,顾自忙活,一团废报纸被吸出来了,管道通畅了。

  “为了生态环境整洁,我就是累点也心甘情愿。”这就是老金治水的情结。


浙江日报 生态 00006 奋力治水
两次受伤
2016-06-29 1641047 2 2016年06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