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教育创新
“混混班”培养的人才不一般
本报记者 石天星 通讯员 葛扬瑛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电子分院的电子创新班已经开办了6年。创新班又被戏称为“混混班”:因为学生年级混合、专业混合、课程混合。在这里,学生能在做项目的过程中了解到市场需要的素质和技能,也能体会钻研技术的乐趣和成就感。
有人说它像个作坊:一个“师傅”带着10多个“徒弟”,开网店接活,晚上和双休日都不休息;也有人说它是“精英教育”:实行项目培养制和严格的淘汰制,迄今为止培养的27个毕业生中19个成了企业里的研发人员,和重点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一起共事。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创新班?记者近日一探究竟。
创新班就是要创新
80后刘成尧就是这个创新班的“师傅”,T恤、短裤、小平头,典型的“技术男”形象。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任教之前,从浙大研究生毕业的他在杭州滨江一家外企已从事研发5年,业余时间则在一所大学里兼课。
那是他第一次对大学里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质疑。他带的是大三,可是学生却连电路图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编程也只会一些最基本的。“画电路图、编程、调电路板、跟人沟通,这是电子工程师最基本的能力,学生在学校里学的东西跟社会需求相差太多。”
进入该校之后,电气电子分院院长韩承江叫刘成尧带创新班,并事先声明:带班工作没有报酬,结果也难以预测……刘成尧一口答应下来。他们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做一次探路者,尝试改变中国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电子创新班开了一间名叫“天光成创客设计”的淘宝店,每周大概能接50个订单,网店的主页上能看到他们承接的业务范围,包括5种类型的单片机在内的100多个种类。刘成尧给学生安排任务时总会强调一句话:“你做出来的东西能让我认可、能让市场认可,你的技能才算过关。”
刘成尧提出在创新班试行“课程替换”,也就是只要学生能运用专业知识顺利完成项目就能获得相应专业课的学分。如今,“课程替换”已经初步实行,成为创新教育推行的有力保障。
项目制训练“特种兵”
创新班的“大本营”在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三楼:一间面积不大的实训室,摆满了各种型号的电子器件。
朱柯戋来自大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记者进门时他正在笔记本电脑上写代码,桌角摆放着他刚做好的广州地标式建筑“小蛮腰”的电子模型,桌子的隔层里还放着一辆电子智能小车。
“创新班培养学生就像训练特种兵,坚持不了的就会被淘汰,但能坚持到最后的都很厉害。”朱柯戋指了指实训室门口的装置,那是一把具备“刷卡进入”功能,又有声光控、红外报警功能的智能锁。“这把锁就是创新班大三的师兄做的。”
2013届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陈臻就是出自创新班,26岁就已经是宁波江东精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陈臻从小就对电子技术非常痴迷,总觉得一般课堂上老师教的东西“吃不饱”,但他觉得创新班却是不一样的地方。“这里塑造了我的工程师思维,我感觉创新班对我的成长影响非常大。”
陈臻印象最深的就是大一快结束时全班一起参加电子竞赛,四天三夜的比赛,每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却极大地训练了他们快速适应高强度学习的能力。“我感觉经历一次比赛,自己成长了不少。”
倒逼教师苦练内功
刘成尧一直认为,电子创新班购置耗材的经费是充分保障的,现在之所以实行淘汰制,主要是因为教师资源不够,如果教师资源够,可以一个学生都不淘汰。这位自认为是“暴脾气”的青年教师话语里混杂着柔情与歉意:“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因材施教,都可以成才。”
电子信息专业教研室一共有9位老师,和他一样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就有6位,如果能把这些教师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创新班的规模至少能扩大4倍。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师的能动性如何调动?
“这个也只能靠制度来压、来推。”韩承江也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他说,企业技术人员为了完成一个项目,必须解决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样才能成为解决所有技术难题的“全科医生”,教师也必须有这种压力。目前,电气电子分院已经有60%至70%的课程实行一体化教学,这就对教师们形成了倒逼机制:上课地点就在实训室,教师要一边讲一边带着学生做,光会理论不会操作的教师就只能去上基础课,而基础课毕竟有限,教师工作量不达标就面临下岗。“这就倒逼每个教师必须确定一个主攻的专业方向,靠这门课吃饭。”
这学期,电气电子分院的一些专业已经在使用电子创新班师生编写出版的两本教材——基于开放式项目化教学模式的《项目化单片机实训教程》和基于竞赛的辅导用书《Lanuchpad之旅》。电子创新班的探索成果也将成为普通班课改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