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
外面是个天
王庆丽
当有人提出“未来谁来种地”的担忧时,近年来在温州,种田却可以算得上是一件抢手的事情,这从瑞安不断上涨的土地租金中,便可窥见一二。
“如今种粮,不仅补贴高,而且销路稳定,遇上台风还有保险可赔付。”瑞安市农林局一位负责人介绍,由于当地种粮效益好、风险低,加上自身耕地资源稀缺,地租也随之水涨船高,这是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必然结果。推动陈庆福远赴海外种粮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正在于此:他要为自己的专业种稻技术,寻找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和出口,同时也想让种粮的效益进一步扩大。
浙江农业走出去,陈庆福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人多地少的现实状况以及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我省农业发展与资源、空间条件的矛盾日益突显,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推动农业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亦是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助农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份来自省发改委的调研报告显示,早在6年前,我省在省外(国内)、境外从事农业投资的各类经营主体共计327家,投资总额达51.6亿元,我省农业“走出去”已从最初的耕地承包向山林与水域承包拓展,从种植业向养殖业与捕捞业拓展,从种养捕捞业向加工流通业拓展。
他们当中,来自温岭的“西瓜大王”彭友达,已经缔造了一个令人称道的成功案例。早从2001年起,彭友达就带领合作社成员南下广东、海南等地,利用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追着太阳种西瓜”,后来又在缅甸租赁了大片土地种植香瓜和西瓜,实现了农业的跨境生产。
丰富的土地资源,相对低廉的土地租金,加上差异性的地理条件,无疑让海外发展农业在许多方面颇具优势,但其中的风险亦不容小觑。
比起其他行业,农业投资的成本回收周期较长,且极易受到所在地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影响。同时,由于国际粮食进口配额不定等因素,如果海外农产品无法运送回本国,在国外又找不到好的销路,农业投资将陷入困境。此外,还有专家指出,由于中国在海外农业投资方面的保险覆盖面窄,企业在农产品的种植、加工等各个环节受损都无法获赔,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海外务农的风险。
陈庆福懂得其中的利弊,他要尽最大的努力,也做了最坏的打算。据他透露,目前已有在俄罗斯收购粮食的温商与他接洽,表达了定点向他们收购稻谷的意愿,而他的搭档王宝志,由于多年在俄罗斯闯荡,也掌握了一些较为稳定的销售渠道。只要十月份的收成能保证,销售方面就不存在问题。
至于其他的事情,他决定交给老天。迈入知天命之年的他,早已学会如何面对自然的变迁与人世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