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8版:环球周刊·财经

看待任性“脱欧”
市场应当理性

  英国“脱欧”木已成舟,有媒体把此事归咎为选民不理性。如何对英国人的“任性”作出理性反应,是市场所有利益攸关方的当务之急。

  尽管“脱欧”冲击波来势汹汹,此事造成的外溢效应却可能会以短痛为主,而不大可能给世界经济造成全局性危机。

  作为欧盟第二大经济体,英国“脱欧”不仅给欧洲一体化进程造成挫折,也给全球市场带来实实在在的冲击。

  围绕英国“脱欧”,国际金融市场避险情绪飙涨。投资者抛售股票,转向美日等国国债之类避险品种,导致股市暴跌,国债收益率骤降;同时,英镑汇率大跌,美元、日元上涨;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也出现暴涨行情。英国媒体此前预测,公投当天可能会成为自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以来最充满戏剧性的交易日。

  尽管如此,英国“脱欧”的冲击力却不大可能再次造就“雷曼时刻”。这是因为,与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不同,英国“脱欧”本质上不是金融危机,而更大程度上是政治事件,它给市场带来的冲击更多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直接的兑付危机和信用破产。

  实际上,市场在此前数月就已经对英国“脱欧”有所预期,并对其可能造成的冲击做了准备。比如,某些大型基金早就严阵以待,召集众多交易员值守,应对当天可能出现的交投异动。此外,据媒体报道,不少国家的央行也预备了充足弹药,构筑起防洪堤,严防市场出现失控的情况。

  就经济总量而言,英国在全球为第六大经济体,英国经济在世界范围的“系统重要性”应和自身的经济地位相称。

  的确,英国“脱欧”已经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造成了经济影响。在美国,美联储或许会因此推迟加息;对日本而言,日元汇率上涨和市场震荡,会让已推出负利率的日本央行进一步承压。

  而对新兴市场而言,英国“脱欧”会通过贸易、投资、产能合作等渠道,带来冲击。比如,英镑汇率下跌将让持有英镑资产的投资者受损,“脱欧”引发的某些法律和政策调整,会增加已启动项目运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等。

  然而,有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如今亚太新兴国家外汇储备较为充足,且通过货币互换机制等安排,构筑起了可观的金融互助安全网,加之与英国经济融合度相对有限,预计英国“脱欧”不会令亚太国家伤筋动骨。亚太新兴国家的货币和财政当局,普遍避免推出极端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强刺激措施,政策施展空间仍相对较大,有更多资源可供支配,更有条件应对英国“脱欧”的冲击。

  尽管英国从法律上“脱欧”,却无法让本国和欧盟的密切关系真正“脱钩”,可以说,英国“脱欧”易,双方“脱钩”难。至少在短期内,“脱欧”难以改变英国和欧洲众多企业长期以来的交易路径依赖,也难以终结产业上下游分工协作、权益分享关系。

  英国终究是欧洲的英国,不管“留欧”还是“脱欧”,英国地理位置就在那里,与欧洲各国彼此的共同利益仍在那里,价值认同和文化同源性也仍在那里,看待英国“脱欧”需要理性。 (据新华社)


浙江日报 环球周刊·财经 00018 看待任性“脱欧”
市场应当理性
2016-06-27 1655100 2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