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浙江政务服务网惠民生纪事
本报记者 刘乐平 夏丹 祝梅 白丽媛
“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如是说。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传统线下政务活动的升级版,由此带来传统政务方式、组织方式等发生重大变革,政府管理服务的对象、环境和形式等也随之改变。因而,“互联网+”被视作推动政府服务模式创新的新引擎,全国各地不少地方政府都在展开探索。
从浙江政务服务网上线两年的实践看,“互联网+”正在助力社会服务进一步便捷普惠: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互联网应用更加丰富,公共服务更加多元,OTO(线上到线下)模式结合更加紧密,社会服务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让公众享受到了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群众办事更方便
“现在生育登记不用拿一堆证件来社区窗口办理了吗?”“是的,以后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生育登记了。”6月20日一大早,在常山县天马街道办事大厅,市民徐晓晶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在手机上操作,不到5分钟,二孩登记审批的事情就办好了。
常山目前已经实现计生办证申请、公示、报备、审批等便民服务的网络化、移动化,让服务对象可随时随地申请、查询、评价。工作人员则依托挂靠在政务服务网上的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和育龄服务系统,实时受理、审批、办结,实现登记(审批)服务便捷功能的最大化,让当地百姓更方便了。
为了让群众办事省力称心、体验更好,全省不断优化再造审批流程,规范网上办事流程。同时,通过加强政务服务网与基层服务平台的整合,依托“一张网”创新服务模式。当前,全省乡镇(街道)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库基本建成,网上服务站点基本实现全覆盖,试点乡镇的近6万个事项已上线运行。
常山县依托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实现14个乡镇(街道)、188个村(社区)网上申报代办服务全覆盖,包括为群众代办再生育审批、农民建房审批等网上申报事项;杭州市下城区、滨江区,将智慧社区平台融入政务服务网,打通区、街道、社区网上办理对接渠道,实现网上三级联动;舟山市基于政务服务网,在13个试点社区部署自助服务终端,集成打印机、高拍仪、扫描仪、身份证识别器、市民卡识别器等硬件,实现了办事指南查询、表格打印、网上申报、网上评价等功能。
同时,我省正积极推进“网上申请、快递送达”的便民业务,以后不仅可以上网办理便民业务,办成后还能通过快递直接送达家门,无需到窗口取件。自去年8月以来,杭州、温州、金华三市和省公安厅、省建设厅、省质监局等8部门开展证照“网上申请、快递送达”试点工作,较好地提升了网上办理率和便捷化程度。
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民生实事,今年我省申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房屋权属证明、纳税证明、港澳通行证再次签注、结婚登记预约、交通违法罚没款收缴等10项便民服务,到年底将全面实现“网上申请、在线服务、快递送达”。届时,浙江还将成为全国第一个会计从业资格证等证照全程电子化的省份。
“服务零距离,办事一站通”,在浙江正从网上走进现实。越来越多与民生相关的便民举措搬上网,群众可到政务服务网这个琳琅满目的“服务超市”自行选择。如今,这个“服务超市”里的便民举措越来越多,办结速度越来越快,服务体验越来越好。
项目审批更高效
这两天,嘉兴的张先生欣喜地获悉:他想办一家建材检测公司,原本最快要一年才能办好的审批事项,现在最多只需85个工作日就可以办结。
这样的审批“加速度”,得益于6月15日起浙江全面实行的检验检测机构“1+X”资质联合审批。放在以前,张先生这种情况需要分头向3个部门作3次申请,接受3次评审,费时费力费钱。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现在张先生只需要提供一套申请材料,提交一次申请,接受一次现场评审,即可同时取得资质证书。
在我省各地进入政务服务网的办件中,通过互联网申报的比例已超过20%。“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行政审批流程的“一条龙”服务,让曾经的“蜗牛审批”大大提速。一套材料、一次申请就能实现多个部门的联合评审,不光减轻了企业负担,也有效解决了多头申请、多次评审、审批时限长等问题。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在全省适宜上网的690余项省级审批服务事项中,能够实现网上申报、办结核验和全流程网上服务的项目比例达到42%。
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打通了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的“任督二脉”。实行施工图的网上并联审批后,审批流程经由行政服务中心的综合进件窗口实现“一窗进、一窗出”的高效能。在富阳,某医药公司的二期生物工程项目分为13个需办理的子项目,共计压缩182个工作日,减少提交资料481份,少跑窗口65个。在海宁,产权办理并联审批后,电子化流转的申请材料由系统自动分发到相关部门同时在线审批,比原流程提速3倍以上。
目前,省级“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正加快建设。省发改委将涉及投资项目审批过程中需跨部门、跨层级流转共享的数据进行交换,已高效完成全省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梳理逾1.2万项。基于政务服务网的数据交换平台,省市县多级平台间进行测试数据的推送和调测,以便更好实现系统间的有效对接。
精准服务更智慧
哪里有行政(便民)服务机构?哪家药店能刷医保卡?附近有没有避暑纳凉场所?周边有哪些公共停车场?……对浙江人来说,这些都不再是难题,只要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轻点鼠标,各类政务便民服务信息都能在地图服务平台上一一展现。
地图服务平台并非仅仅是一张“电子地图”,而是一张集地理资源、政务信息于一体的“智慧地图”。
去年9月,浙江政务服务网“数据开放”专题网站正式上线,原本藏在政府机关抽屉里的数据,通过互联网开放,供访问、下载。这些数据不仅涵盖了地理位置信息,更增加了交通运输、医疗卫生、人力社保、文化教育、环境、金融、通信等各类民生保障及公共管理信息等,有效提升网上服务能力。
部门间数据交流,政府服务能力全面提升,背后靠的是我省打破各级电子政务建设条块壁垒,最大限度汇聚省政府服务资源的不懈努力。2015年10月,我省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数据管理中心,通过政务服务网上的数据交换,省级中心可以和全省90个县(市、区)以及40多个省级部门窗口实现信息资源实时共享应用。
目前,浙江省信用数据库已整体迁入政务云。在电子证照库,已汇聚32个省级部门的208余类、1205万本电子证照数据,可以协调省司法厅、省民政厅、省公安厅、省高院等单位,实现婚姻登记状况、无犯罪记录等证明信息跨部门查验和共享使用。在省建设厅资质审批过程中,可以共享社保参保信息,累计超过11万人次的办事企业和群众免于多部门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