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政治纵深·治理

一个小型灵活的座谈会,如何搭建起民主协商的大舞台——

政协民生论坛:为民生助力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政协“要提高联系群众能力,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畅通和拓宽各界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这个渠道怎么畅通和拓宽,桥梁纽带作用如何发挥好?十一届浙江省政协作了大量探索和实践,特别是自2013年开始创设“民生论坛”,为凝聚民心、传递民声、汇聚民智、增进共识、助推省委省政府决策和民生工作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生论坛以小型灵活的形式,撑起了一个协商大舞台,成为本届省政协的一大特色工作品牌。

  黄梅江南,雨水变得格外密集。

  6月12日一早,第23次“浙江政协·民生论坛”在省政协办公大楼一楼会议室举行。30位省政协委员和10位来自基层一线的界别群众代表早早有备而来。在论坛现场,还有一位副省长和5位省直部门负责人。

  论坛一直持续了3个小时。窗外的雨越下越大,会议室内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即席发言的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直奔主题,坦陈己见,简明扼要。主持民生论坛的省政协主席乔传秀时而插话,与大家一同探讨交流。副省长与各部门负责人仔细倾听意见,认真回应发言。

  会议室里,洋溢着浓浓的协商议政氛围。

  这次民生论坛的主题是“提升城市社区物业管理水平”。自2013年开始,这样的民生论坛,省政协已举办23次。民主与务实,是与会人员对民生论坛的一致印象。

  小切口:

  精确定位民生议题

  6月12日,湖州市城建房产经营公司经理沈继荣以界别群众代表的身份,第一次报名参加民生论坛。他说:“对省政协的民生论坛早有耳闻,因为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提升城市社区物业管理水平’,与自己从事的行业密切相关,有些体会和建议想通过这个平台向有关部门反映,所以报名来参加了。”

  每场民生论坛,选题小切口、大视野,关注的都是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工作,许多像沈继荣这样来自基层一线的界别群众踊跃报名。他们通过民生论坛这个平台,有序参与协商民主新实践,与省政协委员共聚一堂,向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直达民意,面对面协商。

  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2013年,本届省政协开局之年,省政协主席乔传秀代表新一届省政协常委会,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开展“系列民生”履职工作。“浙江政协·民生论坛”应运而生。

  论坛的议题怎么定?民生论坛定准了党政关心、群众关切、委员关注、适合政协履职的话题。每场集中聚焦一个话题,要求精选群众关切、小中见大的议题,找准服务党政工作大局和服务群众的结合点。

  “从2015年开始,民生论坛频度由一季一次改为一月一次。”省政协相关专门委员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年末,省政协工作机构通过发函、座谈、走访、媒体公告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认真梳理次年度民生论坛协商议题,经主席会议审议,报省委常委会确定,纳入年度协商工作计划,由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办公厅联合发文,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运作机制。

  翻开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办公厅联合印发的2016年度协商工作计划,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民生论坛已经关注了中医药产业、P2P监管、校园餐饮卫生和质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与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古村落保护利用、提升城市社区物业管理水平等热门话题,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农村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建设等热点议题也被提上讨论日程。

  这些,都是党政关心、群众关切、舆论关注的民生热点。可以看出,民生论坛中每个议题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精心打磨。“民生”,在这里真正成为最热的关键字。

  为使议政建言有质量、有成效,让“有话要说”、“有话能说”的委员、界别群众参与,民生论坛实施“开门办会”。各位委员结合自身的专业所长和研究方向,选择主题自愿报名参加。界别群众代表通过浙江省政协门户网站或电话、短信等方式报名参加。

  近年来,民生论坛还在探索进部门、进农村、进社区等现场协商新形式。今年3月18日,民生论坛首次进校园现场,在杭州十四中开展议题为“校园餐饮卫生和质量”的协商议政。

  “这个平台很好,感到政协离我们很近。”沈继荣说。

  重协商:

  各方参与众筹智慧

  在民生论坛上,与“大牛”、“大伽”相遇,是稀松平常的事件。

  5月20日上午,第22次“浙江政协·民生论坛”围绕“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协商建言。记者刚进会场,就瞄到了省政协委员、普里兹克奖获得者、著名建筑设计师王澍。几年前,他被富阳西北山区的一个小村庄文村吸引,一头扎根乡野,开始他的省级“美丽宜居村庄”试点项目的建设。如今,一个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文村走入人们的视野,也代表了王澍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和建设方式的一种全新实践。

  也就是在那次民生论坛上,王澍再次呼吁,应该组织更多高水平的设计力量深入乡村实践,支持传统村落的规划和设计。

  除王澍外,记者在那次民生论坛上发现,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滋、省档案局局长刘芸、杭州市规划局局长张勤等知名专家也在场。

  所有参加过民生论坛的政协委员都知道,论坛上要的是“干货”,都是真知灼见的交流,因此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在会前都做了大量调研。

  去年1月20日,民生论坛关注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省政协人资环委之前专门牵头开展了一次敞开式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题调研。今年1月26日,民生论坛聚焦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主动报名参加的省政协委员、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教授谢恬,在“浙八味”之一温郁金的产学研上摸爬滚打了20多年,积淀了很多的思考……

  每场约3小时的论坛,大家都直奔主题谈看法、提建议。来不及发言的,则提交书面材料,供有关职能部门参考。

  在今年3月召开的第20次民生论坛上,湖州市界别群众代表张群带着家长们的期望,呼吁要“让学生喝上安全饮用水”,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当场回应,全省中小学校已实现97%直饮水,今年将尽快实现全覆盖。

  在“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实施”的民生论坛上,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尹健发言所用的调研报告,引起分管副省长关注,现场邀请尹健加入“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并索要这份调研报告作决策参考……

  专家委员、群众代表有数据、有事例、有分析,说问题、提建议;省直部门的回应积极而务实……民生论坛为各方搭建了沟通交流、凝心聚力、达成最大共识的平台。

  求实效:

  成果转化普惠民生

  民生论坛务实高效的协商机制,受到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欢迎,也受到有关部门的好评。

  据省政协工作人员介绍,许多省直部门主要负责人都主动到会听取协商意见。据统计,自民生论坛创设以来,除了省领导,参加过民生论坛的省直部门负责人有150多人次,省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有1000多人次。

  从热烈的讨论现场,到座谈会后形成的《情况报告》,再到省领导的批示,以及相关部门的及时反馈,“浙江政协·民生论坛”的整个工作流程,确保了协商成果的落实和转化。

  这样的转化,是基层群众切身感受得到的变化。

  今年4月底,一年一度的茶叶季刚刚结束,家住安吉县皈山乡的茶农王春伟感慨:“今年多亏了有茶叶保险。”他口中的“茶叶保险”,就是安吉县作为全省工作试点的“白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这项工作得以落实和推进,与委员们在民生论坛中的积极建言密不可分。

  在关注“推进我省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第11次民生论坛上,省政协委员祝平、王珂等针对我省自然灾害多的实际,提出探索建立区域性救灾保险机制的建议。

  对此,两位副省长分别批示要求分管部门落实,省农业厅、省气象局、省保监会等部门协同推进,当年就设立茶叶低温保险和杨梅降水保险两个专项。其中,茶叶低温保险惠及茶园3万余亩。

  据省政协机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每次民生论坛结束后,省政协办公厅和相关专委会都会将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反映的意见建议整理成一份《情况报告》,供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3次民生论坛共提出协商建议300余条,省委、省政府领导先后对《情况报告》批示25件次,推动了相关民生工作的落实。

  热烈的现场讨论、有效的协商方式、实在的成果转化……这一切让委员履职劲头越来越足,民生论坛的牌子也越来越响亮。

  “民生论坛不仅把我们委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而且与政协的各种协商形式相结合,把‘系列民生’做得更深更实了。”省政协委员、省水利河口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叶碎高说。

  又一季夏天来临,“浙江政协·民生论坛”将更加枝繁叶茂,孕育更多的协商议政硕果。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治理 00019 政协民生论坛:为民生助力 2016-06-23 浙江日报2016-06-2300007;1643882 2 2016年06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