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农民“走出去”
绿色养殖,北上建立新基地
记者 邓国芳
本报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6月21日电(记者 邓国芳) 6月21日16时,在距浙江2200公里的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江山市政府与当地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共建科尔沁左翼后旗江山市绿色养殖产业园,拉开了浙江“南猪北养”的序幕。
江山市的生猪养殖大户陈洋森,在科左后旗甘旗卡镇找到了一片理想的新基地。在这里,他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1.2亿元建起一个占地面积达650亩的现代化养殖场,这是产业园首个落地项目。
浙江农民“走出去”,是我省加快畜禽养殖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也将重构生猪饲养业的版图。
位于浙赣闽三省交界的江山,曾是传统生猪养殖大县。这些年,江山围绕“五水共治”,倒逼养殖业转型升级,先后关停8446家“低、小、散”的养殖场,铁腕治理养殖污染。
为帮助退养户转型转产、持续增收,在做好转产就业培训的同时,江山市受《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启发,开始谋划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这一规划,浙江被列入约束发展区,而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云贵等地被列入潜力增长区。为此,江山主动与这些地区联系,对养殖业布局作出调整。
而作为种养结合大县的科左后旗,位于被称为“中国玉米黄金带”的种植区。这里正在谋划丰富养殖品种,从浙江养殖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中,看到了“南猪北养”的机遇,并迅速派出招商团队到江山对接。
面对北方抛来的“绣球”,江山市领导在欣喜之余也有顾虑,“南猪北养”会否给接纳地带来环境污染?对此,科左后旗党委副书记、代旗长何志伟解释,这种担心大可不必。猪尿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当地有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的草原沙地,种有375万亩玉米、水稻和杂粮,足以消纳猪的排泄物,也能靠它来肥沃土壤。
6月21日,江山市副市长徐文带着4位养殖户、3位退养户代表,不远千里奔赴科左后旗,先后考察了3个地块,并与当地签署共建绿色养殖产业园的战略框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