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文化

黄亚洲再推红色长篇小说——

《红船》艺术再现建党伟业

  本报杭州6月21日讯 (通讯员严粒粒) 6月21日,为迎接建党95周年,著名作家黄亚洲历时数年创作、修订完成的长篇小说《红船》在杭州首发。该书再现了1919年到1928年十年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13个党代表是不是真的悉数参加了第一次党代会?”在首发式上,黄亚洲侃侃而谈《红船》创作经验。台下,听众时而会心一笑,时而热烈鼓掌,分享《红船》背后的故事。

  “难忘南湖的水、南湖的红船、烟雨楼的园林,在嘉兴上山下乡的20年,让我更热衷于研究中共建党历史。”谈起创作背景,黄亚洲的语气是温柔的。

  1949年出生的黄亚洲与共和国同龄,他与新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脉联系。多年来,黄亚洲“建党”主题精品迭出。电影剧本《开天辟地》和电视文学剧本、长篇小说《日出东方》,分别荣获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和国家图书奖;长篇小说《建党伟业》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推荐图书。煌煌巨作《红船》则着眼于大事,落笔于伟人,细致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史。

  诠释,需要责任和担当。“历史的迷人之处在于不断变化。新的史料不断被挖掘,老的判断不断被更新。”黄亚洲直言,把建党十年历史浓缩进短短60多万字,是一项挑战。

  为使内容更贴近史实,黄亚洲不断修订。5年前的一部《建党伟业》,是在15年前出版的《日出东方》基础上不断修订成稿的;他所参与创作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反复修改、精心打磨,历时3年多。《红船》更是根据25年前的《开天辟地》作进一步的研究。“今后有机会,我还会对《红船》内容继续修订。”黄亚洲语气坚决。

  如何借助翔实的材料,发挥合理想象,还原真实的历史人物,是黄亚洲在创作《红船》时面临的难题。

  一直以来,黄亚洲注重材料的日积月累。他的好友、诗人叶坪深知他的习惯,还为他专门收集好剪报,邮寄给他。

  为生动刻画陈独秀的性格,黄亚洲早年曾专程前往上海,采访陈独秀的秘书郑超麟。得知老人曾在法国工作,他更是提着上海最有名的法国面包登门拜访。“郑老很开心,和我说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黄亚洲对历史追问,深深打动了这位独居老人。

  长篇小说不是报告文学,“小说需要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人物的家庭、工作、生活,体现他们内心的困惑。”

  黄亚洲深信“文以载道”,认为文学是语言和思想相辅相成的艺术。在黄亚洲孜孜不倦地追溯历史的过程中,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百余位个性鲜明、命运迥异的历史人物展现在读者面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黄亚洲坦言,他对历史的认识还在成长,他的创作将随“红船精神”历久弥新。

  从《开天辟地》《日出东方》《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到《雷锋》《建党伟业》,不断推出的文艺精品,将黄亚洲与“主旋律”紧密联结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他挖掘、还原历史真相的脚步从未停歇。“我正在酝酿另一部有关浙江省历史重大题材的电视剧项目,希望能够顺利完成。”

  95年风雨兼程,铸就95年光辉历程。嘉兴南湖上停泊的红船将永载中国革命史册。黄亚洲的文艺作品是一股力量,引领更多党员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3 《红船》艺术再现建党伟业 2016-06-22 1645737 2 2016年06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