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生态

一只稻草牛的启示

  遂昌手艺人尝到乡村游红利。一头稻草扎的老牛,常常能卖到七八千元,甚至上万元,不亚于一头真牛的价钱(见6月16日浙江日报7版)。看到这篇报道,笔者很有感触,这个事例再次提醒我们,挖掘、培养、保护手艺人,不能再靠上面逼着走,应该自觉重视,要把它当做一项事业来做。

  过去,乡村有很多能工巧匠,干手艺活是乡村人谋生的主要手段,因为那时就业门路有限,二三产业不发达。但现在,年轻人找活不愁,工作挑选余地大。而所谓的手艺活,由于需要静下心来学,有的还需要体力;加上有的手工产品销路有限,眼前看不到前景,所以现在学手艺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以家庭装修为例,笔者所在地区的工匠绝大部分是从内陆地区来的。有的列入非遗传承的手艺,也面临失传的境地。据统计,我省122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六成超70岁。他们的真传弟子还有多少?

  笔者最近就采访过两位非遗传承人,一位是国家级的,一位是省级的。那位国家级非遗传承老人说,他们的团队平均年龄60岁左右,因为年纪大了,就很少有人来请他们演出,甚至没有属于他们的固定训练场地,现在外边打这类牌子的团队也有几个,但不是他们的真传。另一位说,现在她平时也进校园传授,然而效果不尽人意,眼看自己做不动了,但年轻人就是接不上来,因为要做她的徒弟,首先要解决生计问题。

  平心而论,近些年来,整个国家对非遗的保护氛围已经形成,从上到下,对于手艺人的重视在加强。2007年我省制定并下发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补贴实施暂行办法》以来,那些非遗传承人(民间老艺人)也在尽责尽力传帮带。然而,总体来看,这项工作需要加大力度,不能让非遗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单靠传承人个体自觉还不够。万元稻草牛的事例再次证明,工艺活不但带来艺术享受,还能带来经济效益。有的非遗产品经济效益不显著,关键也是产业延伸市场拓展能力问题。我省提出发展万亿经典产业,同样体现出经典工艺的活力所在。

  在一些地方,很多干部为发展经济也是心力憔悴,但往往身边有“金刚钻”、绝活人才,他们却不重视,在经典产业发展方面也缺少办法。也有的仅仅看眼前利益,不注重做些“潜绩”,因为有些市场需要时间去培育,你不打基础,市场就永远没法做起来,所以这方面的保护力度,很能体现一个地方领导的远见、可持续理念。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需要转变择业观。可以预见,未来的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会成为香饽饽,万元稻草牛已经在给我们上课了。


浙江日报 生态 00007 一只稻草牛的启示 2016-06-21 1639983 2 2016年06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