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文化

黄金时代,国产电影当自强

  每届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的举办,总在芒种前后。芒种,连收带种,天时相应。今年,有近600部电影在上海展映超过1250场,在观众心中播下文化火种。

  一个工作日的上午,我在上海大光明影城看了“4K修复单元”展映作品、黑泽明的《乱》。影厅有近1300个座位,几乎全部坐满。这是平时好莱坞超级大片上映头几天才有的景象。《乱》长达160分钟,放映途中鲜有人离场,结束时观众席响起持续的掌声。

  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创办于1993年,正是中国电影式微时。23年前,组委会恐怕难以想象,国内影业会是如今这般欣欣向荣。大光明影城的观影者,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皆有,他们对于“走入影院”早已习以为常。

  影院门口竖着一块告示牌,罗列着50余场展映篇目,《家族之苦》《咖啡公社》《豹》《魂断威尼斯》《燕尾蝶》《聚焦》《海街日记》……超过半数的电影都被打上了鲜红的“满”字,是佳作一票难求的骄傲。这些,都是优秀电影作为“种子”的力量。

  “种子”已经在国内破土而出,最直接的体现是市场的繁荣。中国电影票房正在书写“赶英超美”的神话,这让成龙和李安不约而同地在电影电视节上提到,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成龙说,国外电影人这几年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以前提起中国市场他们连连摇头,如今他们会竖起大拇指不停地说‘yes’。”

  国内电影的产品内容也百花齐放,但在眼花缭乱的新片、夺目的票房数字背后,是国内年轻导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依然偏弱的困境。

  中国电影要如何真正“走出去”,在世界平台上获得认可、发挥影响力?这似乎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话题,但有一件事是明晰的:国内影人尤其是青年影人,要拿出扎实、用心打磨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才是催发影市未来繁荣的真正“种子”。

  李安告诉年轻人:“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出路告诉全世界,这个世界不光是一个英雄做一个决定,然后全世界就变成了迪士尼乐园一样。我们东方人是柔性的、永续的、天人合一的,我们的古典文化里有很多宝藏,需要去翻新。”

  中国青年影人也正在持之以恒地努力着。在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有一部叫《长江图》的电影在溯工业文明之流而上。在电影里,跟着主人公一起寻找大江大河的前世今生,壮阔的图景在镜头前如史诗般展开,好似一副水墨画卷。长江的包容并蓄,如同国人骨子里的人文精神。

  70后导演杨超说:“2006年沿长江采风的时候,有一天凌晨两三点,我站在夜航客轮的前甲板,眼前没有任何光污染,能用肉眼看到自然光环境中的大江在你面前展开,然后退去。那种感觉简直像身在银河一样。看到这样的水和天,会让人相信所有神奇的事情。长江本身太壮美了。我拍《长江图》最大的希望是让大家记住,尽管工业文明给长江带来过伤害,但它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人类也好,工业也好,无法毁灭长江,它是一直鲜活的。”

  还有另一部作品不得不提。继《大圣归来》之后,今年暑期观众又能看到一部充满传统文化元素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故事围绕一位少女的自我成长展开,融合了大量《山海经》《搜神记》中的传说与“女娲补天”等上古神话元素。比如,电影中的大鱼为“鲲”,拥有巨翅,能够飞行;“雷祖”掌管着织布技术,织出的布匹在河里浸染,会变成一片壮丽星空。上古时代唯美的神话,透过光影之美呈现于银幕。

  难能可贵的是,为了拍摄这部电影,青年导演梁旋、张春坚持了12年。难以融资,项目停顿,最艰难的时候,工作室只剩下了3个人。被问及最后如何克服诸多困难成功“造梦”时,国字脸的工科生梁旋答得直爽:“因为相信。我看到这个故事的美,相信我们能把作品做好,从未怀疑。”

  “我愿意扮演《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那个守望者的角色,不只是追求物质和金钱。”梁旋说。在国内影市有些急功近利的当下,依然有导演愿意逆流而上,特立独行,精雕细琢自己的作品,且坚定不移。因为,唯有坚守,才能让国产影片在自己的河流中,点亮一盏明灯。

  所有人都希望,未来,中国更多影人能够觉醒、崛起,真正不负“黄金时代”。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3 黄金时代,国产电影当自强 2016-06-17 1634041 2 2016年06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