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酷农业

南非专家悉心指导养殖户十余年

洋教授临安牧羊记

  “时间差不多,该上线了。”一大早,位于临安的正兴牧业公司畜牧师罗学明,掐着表坐在桌子前,边嘀咕边打开电脑,登录聊天软件。

  最近,公司附近好几家养殖场里的羊,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罗学明着急得有些上火,打算通过电脑请教一位拥有“更强大脑”的南非老朋友——威廉·范尼卡。这位洋教授是世界波尔山羊联合会前主席、南非比勒陀尼亚大学教授,著名的养羊育种专家。

  “我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总要麻烦范尼卡教授。”罗学明的电脑旁放着厚厚一叠资料,“我们临安的羊之所以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就是因为有这位洋教授!”

  洋教授养羊,究竟有何高招?国外的先进养殖技术,如何在国内落地生根?跟着罗学明的脚步,我们走进临安几处养殖场,了解洋教授范尼卡在这里的实践与创新。

  山区来了洋教授

  罗学明就职的正兴牧业公司,是浙江大学奶业科学研究所的试验牧场,也是当地养殖户所依赖的“智囊团”。2012年,他从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就在这里工作。临安当地养羊户谈起罗学明,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个研究生,厉害着呢!”

  可就是这样一位人们交口称赞的“厉害人物”,聊起范尼卡教授来,俨然是个铁杆小粉丝。“临安人的致富路上,有范尼卡教授的一份功劳!”罗学明介绍说,临安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饲草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羊类养殖条件,但以往饲养的,多为体积小、生长性能低的本地山羊,当地相关部门一直想突破这个瓶颈。

  1999年,正兴牧业公司从外地引进了一批优质、高产的肉羊波尔山羊种羊,成了临安第一家“敢于吃螃蟹”的人。但因为技术、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波尔山羊育种推广严重受挫。2005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临安的养殖户组团去波尔山羊的原产地南非参加技术培训,从此,威廉·范尼卡教授就与临安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不会英文,更不会法文,但在南非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临安的羊产业要振兴,少不了范尼卡。”正兴牧业公司的“当家人”叶树生,回忆起当年在南非学习考察的经历,依然津津乐道。对他而言,那一场“取经之旅”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范尼卡教授。

  “临安山好水好条件好,但养殖业效益一直上不去,缺的是什么?是脑子!”叶树生用手指敲了两下桌子说,“走出去”请教洋专家,不如把洋专家“引进来”,以便能得到更多的指导。凭着这股劲头,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的他,连比带划地硬是打动了范尼卡教授,并把他请到了临安。

  也是从那时开始,范尼卡教授每年都会来临安待一个星期,为当地牧民开展养羊技术培训和指导,传授国外最先进的育种和饲养技术。这位洋教授来到山区小城,吃住用都跟当地养殖户一样,并无特殊。尽管语言并不相通,跟当地养殖户一起卷着裤管,在羊圈里的实战操作却并无差异。这十余年来,范尼卡共在临安开过9场养殖技术培训班,场场爆满,受益养殖户累计超过2000人次。

  在这位洋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近些年南非优质羊种波尔山羊、杜泊绵羊,被逐步引入临安,养羊业已成为当地山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跻身优势农业八大产业之一,临安也因此成为全省“波尔山羊育种和饲养技术示范推广”县市、全省优势特色农业山羊重点建设产业带。

  养羊门道真不少

  “洋教授长着蓝眼睛,黄头发,鼻子直挺挺的。”“外国人的那套东西,搬到中国的羊身上能行吗?”范尼卡的到来,让当地养殖户感到既新鲜又好奇。

  临安太阳镇养殖户徐陈继,至今还记得范尼卡教授第一次来他的养殖场时的情形:“他连茶都顾不上喝一口,进门就往羊圈里钻。”

  那时候,徐陈继的羊圈还没有经过改造,低矮的羊圈潮湿阴冷,地上铺着杂乱的干草,“我都不好意思,怕让人笑话。”但范尼卡教授的眼里似乎只看得见羊,穿着皮鞋就往羊旁边凑,身上的毛线衫沾了脏东西也不在意,一门心思就给羊治病。洋教授利落的手脚,让徐陈继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肯定懂门道。”一番会诊之后,他对徐陈继的羊存活率不高的症结作出了判断:营养不平衡。

  “我们世世代代都这么喂羊,怎么会营养不平衡?”一开始,徐陈继并不认同洋教授的说法,“外国的羊养得娇贵,这套东西用不到咱们本地羊身上。”在罗学明的翻译和帮助下,范尼卡教授慢慢地道出了营养不平衡后造成的一系列病状。“全部都说中了!可真神奇!”徐陈继瞪大了眼睛,这才对这位洋教授心服口服起来。范尼卡继续仔细询问:平时都拿什么喂养?母羊怀孕的时候,喂养的食物有变化吗?小羊出生前三个月都喂什么?这些问题,让徐陈继直流冷汗:“我们临安人喂羊,就是普通的豆渣、秸秆,怎么还有这么多的门道!”

  也是从那时候,徐陈继渐渐懂得,养羊有门道,要讲究科学。在范尼卡教授的指导下,他懂得了根据羊群养殖的不同阶段,适当调整饲料。“以前羊的死亡率基本达50%,现在除了病害,已经很少有死亡的了。”近十年的饲养经历,存活率和产肉量的提高,让徐陈继对这位洋教授的科学经心悦诚服。

  说起洋教授对自己的影响,罗学明更是深有感触。他坦言,自己毕业之前,对养羊业的了解大多来源于课本,等到后来真正接触这一行才知道,根本不是一回事,唯有实践才能获得真知。而这也是他对范尼卡教授心服口服的最大原因——范尼卡不但是位教授,还是位养殖场主。

  “他自己就养了1000多只杜泊绵羊,很多经验都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10多年的接触中,罗学明跟着范尼卡学了不少东西,两人也成了老朋友。

  千里情缘一羊牵

  临安的养殖户爱打趣说:这里的羊是从南非“走进来”的,中国的羊则是从临安“走出去”的。

  说这话时,临安人带着一份独特的骄傲。如今,我国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都有大量产自临安的种羊,仅正兴牧业公司一家,每年销往全国各地的种羊就有七八千头。

  临安的羊又称“熊猫羊”,这个名字的由来,也与范尼卡教授密切相关。来到临安后,他利用当地竹子资源丰富的特点,对竹笋壳叶进行加工与开发,研制出富含植物蛋白的羊饲料。于是大家说,羊是吃竹子长大的,所以就叫“熊猫羊”。

  由于临安的传统养殖户习惯于用单一的饲料来喂养羊,当地的羊历来有缺硒的特点。2007年,范尼卡教授开发的新型饲料,不仅扭转了这一缺陷,还使得曾经给当地环境造成负担的竹笋壳叶发挥了再利用价值。新型饲料申请专利推出后,很快受到了市场的热捧,安吉等竹资源丰富地区,还专门来到临安取经学习。

  范尼卡教授还根据临安本地种羊场与南非波尔山羊育种的差距,帮助当地养殖户建立动物模型法,进行波尔山羊育种,又针对波尔山羊胚胎移植技术成功率较低的现状,现场指导示范,在胚胎质量鉴定和腹腔内窥镜胚胎移植等关键技术环节上,把国外成熟的胚胎移植技术成果,系统传授给临安乃至周边地区的技术人员。临安的技术人员掌握后,又多次与浙江大学合作,为贵州、四川等省内外各地种羊育种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在波尔山羊育种技术成熟之后,范尼卡教授又把世界优秀肉用羊良种——南非钻石级杜泊绵羊带到临安,并以湖羊为母本,杜泊羊为父本,开展杂交改良示范基地建设。“绵阳产肉率高,综合经济效益要比山羊更高。”罗学明说,在范尼卡教授的影响下,临安本地的养殖户近几年已经从传统的养殖山羊为主,成功扭转到了养殖绵羊为主。在去年11月举行的浙江振兴湖羊产业大会上,正兴牧业公司选送的两只参赛绵羊,因各项指标脱颖而出,分获综合组一等奖和体重单项二等奖。

  去年,范尼卡教授又领着罗学明等一批畜牧师,将杜泊绵羊与本地湖羊杂交并配种成功,产下“混血”羊羔1864只。专家认为,这类杂交羊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技术日趋成熟后,临安的羊产业已构建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形成杜泊种羊繁育推广和肉羊饲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为临安山区农户致富探索出了新路子。

  “范尼卡教授,就是我们临安畜牧业的‘白求恩’。”罗学明对范尼卡教授充满敬佩之情,认为最难能可贵的是,十多年过去了,这位南非教授和临安的情缘,依旧没有褪色。“这就叫千里情缘一羊牵!”罗学明笑着说。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酷农业 00019 洋教授临安牧羊记 2016-06-07 1604660 2 2016年06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