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文化

本报记者蹲点杭高,记录高考生“最后一课”——

学海泛轻舟 考场竞风流

  6月7日,我省将有30.74万名考生走进高考考场。在为期两天半的考试里,他们将为自己书写未来。

  2017年,浙江就将全面实施新高考。伴随着新老高考交替,今年的考生也将成为“老高考”最后一届考生。

  考生们的心态如何?高考前的最后几天怎么度过?在备考的最后一周,记者走进杭州高级中学某个理科班,观察记录下考生们的最后几节课和他们对未来的期许。

  5月30日 晴

  最后一堂语文试卷讲评课

  按照杭高的课表安排,当天是各学科的试卷讲评课。

  下午2时10分,记者赶到杭高图书馆门口。高老师已经在图书馆门口等候同学们。高老师是记者蹲点班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按照课表安排,当天下午有最后一节语文试卷讲评课,高老师准备讲评作文。“在语文高考考场上,得选择题者得天下,失作文者失天下。”高老师说,在考前最后几天,给学生们讲讲作文该如何剖题、抓主旨和逻辑点,是最容易拿分的。

  为了给同学们换换环境,放松一下,高老师把这堂课的上课地点挪到了位于杭高图书馆二楼的张抗抗写作培育基地。

  46名同学,除了4人打算出国,其他人都到齐了。多数同学神情轻松,谈笑风生。

  这堂课讲评的是一篇议论文。高老师向同学们强调,今年考纲和样卷似乎都强调过议论文,让同学们引起重视。

  虽然是理科班同学,但记者发现很多同学喜好文学。下课时,多数同学都没有急于回教室,而是在教室隔壁的张抗抗文学馆逛了起来。

  “我蛮喜欢张抗抗的书,文笔很细腻。”“这幅书法写得真好,我得拍下来,考完高考可以临摹。”几个女生在文学馆里看张抗抗的各种资料看得很认真,时不时还互相讨论几句。男生家家(化名)告诉记者,看书是自己最好的减压方式,这几天他常看王小波的作品。

  6月3日上午 大雨

  最后一堂学科总结课

  自习了3天后,杭高又给同学们安排了一天的各学科最后的总结课。

  相比第一次听课时的陌生,这次记者与同学们热络了不少。一个男生主动示意记者可以坐他边上的空位。他的桌上除了接下来语文课要用到的资料,还放了厚厚一本海子诗集。“其实该复习的都已经复习了,现在就是要调整好心态。”小伙子告诉记者,自己很喜欢外语,希望能考上北京外国语大学。他的同桌,一个个子小巧、有些腼腆的女生此前已通过了中国美术学院的校考。

  这堂语文课,高老师用了半个多小时重复了高考语文卷各种题型的要点,剩余时间成了自修。有同学继续拿着卷子找老师答疑,也有同学掏出耳机开始听歌或拿着书和杂志阅读起来。

  记者旁听的两节课,除了讲考试要点,有一句话高老师反复说了好几遍:“我们同学实力蛮强的,真的不用担心。”高老师说,这其实是在给同学们减压。别看同学们看上去都挺轻松,其实紧张感还是存在的。有些外向的同学,会找老师或学校的心理老师倾诉,缓解压力,而一些同学则请假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复习。不过,如果是适度的紧张,其实对考试反而有益。

  6月3日下午 中雨

  最后一节班会课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最后一节班会课,高老师先读了一首侯蒙的诗给同学“打鸡血”。

  “这位老兄几次落榜,众人把丑化他的画像做成风筝放到了天空中。但他依然保持乐观,最终中榜。侯蒙都成功了,何况一样聪明、颜值还比他高这么多的你们呢?”高老师的话,让同学们都笑出了声。

  班会课最有意思的还要数“颁奖大会”。从高一开始,高老师就给班级定下了一个规矩:每次考试,考到第1、3、11、22、33名的学生都有奖品,另外还设有最佳进步奖与最佳运气奖。高老师说,这样的形式主要是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3年下来,效果蛮好。

  虽然每次的奖品都不贵重,但都是高老师精心挑选过的。比如这次的奖品是张抗抗文学馆限量版宣传册。每报出一个学生名字,高老师还会在送出的这本宣传册底页题词。“以后你们再回学校,要记得带着这本宣传册,高老师会以张抗抗文学馆馆长的身份接待你的。”

  高老师这么一说,同学们都神情振奋,希望老师能叫出自己的名字。每个被点到名的同学,都是满脸兴奋。

  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高中时代最后一次下课铃响起。6月7日,同学们就将走进高考考场。就像高老师在高三时为班里挂上的横幅:“纵去远 以渐跻”。十八九岁的少年们,才刚刚开始自己的精彩篇章。

  (本报杭州6月3日讯)


浙江日报 文化 00007 学海泛轻舟 考场竞风流 2016-06-04 1602102 2 2016年06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