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优秀党员、杭州公交车司机孔胜东——
服务群众没有终点
本报记者 方力
开栏的话:入党申请书和入党志愿书,不仅是几页纸、几千字,更是一个承诺、一生信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本报今起推出《与信仰对话:寻访最美党员——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特别报道》全媒体报道,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报道我省各行各业优秀党员的入党故事,讲述他们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党员承诺,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发挥模范作用的感人事迹,激励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共同为实现中国梦汇聚力量。
走近优秀党员、杭州公交车司机孔胜东——
服务群众没有终点
本报记者 方 力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工作上刻苦钻研,努力为人民服务,做群众的表率,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襟怀坦白,接受党组织考验,以实际行动加入党组织。
——摘自孔胜东的《入党申请书》
28路公交车稳稳地停在了终点站。这几天,杭城雨水不止,孔胜东开车越发小心平稳。
“火车东站到了,下车时注意脚下安全,不要遗忘随身携带的物品……”像往常一样,坐在驾驶室里的孔胜东回过身,提醒着下车乘客。“孔师傅,谢谢你噢!”车上有不少这辆“党员示范车”的老乘客,记者也是。
记不清,这是孔胜东开公交车20年来的第几趟出车。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省优秀共产党员……这些年,孔胜东获得过许多荣誉,但始终不忘初心。面对乘客,他永远是热情和善的样子,胸前的那枚党徽格外鲜红耀眼。
停好车,见缝插针,记者拉着孔胜东聊了起来。“1992年4月14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那天我入党了。”说起自己的入党经历,他有些激动,记忆的匣子瞬间打开。
1982年11月,高中毕业的孔胜东进入杭州公交大修厂,当了一名机修钳工。“进厂后没多久,组织上找我谈话,让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孔胜东坦言,那时候就觉得入党是非常神圣的,自己不仅要在思想上向党组织靠拢,更要在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
孔胜东在入党申请书里,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下他许下的诺言——努力为人民服务。他也用实际行动在自己追求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许多老杭州都知道,在中山北路和百井坊巷交叉口,每周六晚上,都能看到孔胜东修自行车的身影。30年来,风雨无阻。
1986年,团省委向全省团员发起“为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作贡献”的倡议。一直以来热心助人的孔胜东就想利用自己的自行车修理技术为群众多做点事。
“我高中毕业时,有一次到同学家玩,晚上回家的时候自行车胎瘪了,但找不到修车的地方,真当不方便。”
(下转第二版)
(紧接第一版)有过切身体会的孔胜东开始默默观察,发现当时杭州夜晚修自行车的摊点极少,市民晚上想修车很困难,于是他想到了在离自己家比较近的中山北路口义务修理自行车。
“看他能坚持多久!”正当孔胜东将这个义务修车摊打理得风生水起时,周围却响起了闲言碎语。甚至有人怀疑他的动机,认为他在赚外快。
那段时间,晚上躺在床上,孔胜东总是翻来覆去地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
很快,单位组织了一次参观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活动。看到烈士们的事迹,孔胜东很受触动,“他们为了党、为了老百姓连生命都献出了,我受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要坚持做下去!”
这次经历,也让孔胜东的心跟党靠得更近了。
1992年,在进厂后的第10年,孔胜东终于入党了。入党不久,他便有了一个重大决定——去一线当公交车乘务员。这让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百思不得其解。要知道,那时候机修钳工工作稳定,每周都有一天休息,而线路上的乘务员每天来回奔波,早出晚归,很少休息。
对于这次转型,其实孔胜东想得并不复杂: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一线,能为更多群众服务。他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乘务员。
这份信仰一直深深烙印在孔胜东的心里。1996年8月,杭州公交车陆续实行无人售票,他为了能继续在一线服务群众,又做了一件让大家吃惊的事:报名参加公交车驾驶培训,花了一年时间学车,成为了一名公交车驾驶员。
驾驶员的辛苦不言而喻,休息时间少不说,孔胜东还常常加班多跑几圈。“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担起这份责任。”他从未抱怨过一句,还把自己的车厢打理成了一个温馨小家,在他眼中,乘客就是他的家人。
10年公交车修理工、4年乘务员、20年公交车驾驶员,从青春少年到沉稳中年,他走过的岗位一个比一个辛苦;30年义务修车、23年反扒志愿者,他践行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这些年,皱纹悄悄爬上了孔胜东的额头和眼角,可一些乘客还是亲切地叫他“小孔”。“每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别看我们只是驾驶员,可一举一动,群众都看着呢!”孔胜东说,现在正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学习的同时,更要用实际行动做一名合格党员,“我就是打算开一辈子公交车,做一辈子志愿者。”
擦了擦窗前的“党员示范车”标志,坐进驾驶室,孔胜东又要出发了。此时,记者耳畔回响起他说的那句话:“公交车线路有起点和终点,但服务群众只有起点,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