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小镇健儿
本报记者 李春
杭州萧山区临浦镇,这个距离杭州主城区近30公里的小镇里,体育的风景,运动的风情,无处不在。或清晨或傍晚,健步走、健身舞、骑行……总有一种健身方式融入百姓生活,成为当下的进行式。
走在萧山临浦镇的健身广场上,那种来自“田间地头”的健身风潮扑面而来。乡镇百姓的体育运动,已渐渐融入了日常生活,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第四餐——健身餐。
办过世界赛事的小镇
临浦镇的标志性建筑,当数当年引起轰动的临浦体育馆了。
那是2004年,在雅典奥运会后,有项赛事特别引人注目——即世界杯乒乓球赛。除了比赛本身,这项比赛举办地也颇为神奇:一项世界级赛事,竟然放在一个小镇的体育馆举办。临浦镇文体中心主任邵威在介绍这个体育馆时,当年的那份自豪感尤在。
当年10月,这项赛事在临浦如期开赛。乒坛巨星的到来,在小镇刮起了体育旋风。5天赛事场场爆满,连走廊里都挤满了前来看球的球迷。原先老百姓比较陌生的体育赛事,借助这个大舞台,在临浦家喻户晓了。
至今,这场在临浦镇举行的世界杯乒乓球赛,依然是国内小镇举办过的最高规格的乒乓球赛。大赛总有拉上大幕的时候,但是比赛结束后,乒乓球精英们在临浦镇留下的签名碑和常青树,以及带来的辐射效应,却点燃了临浦百姓的体育健身激情。
到现在为止,临浦镇四年一届的全运会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每届群众参与热情都很高。在2014年的第四届全运会上,临浦镇以“文明简洁、安全有序、健康快乐”为宗旨,把比赛项目安排在5月至8月举行,包含了田径、游泳、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类、排舞、跳长绳等8个比赛项目,竞技性与趣味性兼备,休闲性和健身性结合,彰显出了乡镇运动会的特点。
小镇运动达人多
临浦镇有七八个健身点,建于2004年10月的镇健身广场,是学校教育活动场所,也是全镇百姓健身的主要场所之一。为方便镇里的居民健身,早晚各有一个时间段是开放的。健身广场除了操场,还有篮球场和乒乓球台。传达室的倪保安说,虽然操场场地不标准,一圈只有360米,但前来健身的居民都把这片操场当成宝。
傍晚,天空中飘着毛毛细雨,但没有阻挡柴大妈“健身走”的步伐,打着伞走了一圈又一圈。“走了3年了,腿脚越走越利索了。”她对记者说,“一天不走啊,脚就发痒呢。锻炼就是要坚持,早晚各走5圈,吃饭也香了。”而在晴天的日子,篮球场是小伙子们最钟爱的活动场所。学校刚放学,就有人抱着篮球抢场地来了。虽然没到开放时间,保安看着也会心软,总是会提前开门,满足打球者的心愿。这不,小刘和他的伙伴们,打起了“三对三”,防守、跳投、抢篮板,场面还挺激烈的。
骑行、腰鼓、太极拳、乒乓球、排舞、跆拳道……如今,镇上的“运动达人”越来越多。全镇健身苑(点)达145个。初步形成了15分钟文体活动圈。全镇业余运动队有20多支,涵盖腰鼓、篮球、乒乓球、足球、棋类等门类。
“镇里自发的健身活动,都是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体育活动。选择的体育项目也是参差不齐,有都市体育的元素,也有农村自己独有的元素。”邵威这样说。
如今的临浦镇几乎每月都会举行大大小小各类篮球比赛。临浦二小体育老师孔伟其是个多面手,擅长乒乓球、篮球运动,也是镇里的第一批文体特派员。在他驻点的南江村,篮球是他打开村民健身路径的钥匙。在多年的驻点文体特派员经历中,组织篮球邀请赛是他最有收获的一件事情。“当时有12个农村社区篮球队参与,大家都称赞比赛是村里的‘NBA’。”说着,他给记者看手机上的篮球活动群,一份60多人的大名单,有老有小。
热衷于跳排舞的柴燕丹,从2008年成为文体特派员后,就担负着播撒排舞种子的任务。如今她每天傍晚都会在镇文体中心的活动室里和姐妹们一起跳排舞。灯光通明,音乐轻扬,舞姿曼妙,60多人的阵容也是够气派的。她说,除了跳舞,姐妹们平时还一起唱卡拉OK、打羽毛球,既能锻炼身体,又加强了交流,也活跃了生活的气氛。像柴燕丹这样的文体骨干,为小镇生活涂抹上了鲜艳的一笔。
现在,全镇每个村或社区都有1到2名文体特派员负责给群众进行文体活动指导。体育健身意识随着文体特派员的“开枝散叶”,已经越来越茂盛。
体育小镇的磁场效应
灯光球场、绿色草皮。临浦体育馆西北角的华丰10号公园球场,是临浦老百姓踢球锻炼的好去处。从5月1日开始,这个球场每天早上6时到11时免费对外开放,来自周边村的村民朋友便约上三五好友经常前来过一把瘾。
“刚才与小伙伴们踢了一会儿球,感觉棒极了。”正在公园球场运动的小陈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场地踢球,很不方便。如今,家门口就有这么大的一块运动场地,棒极了!”还有球迷朋友表示,“高大上”的球场将会吸引很多精彩赛事,以后就能看球星踢球了,而且还是灯光球场,晚上也能来凑热闹,真是惠民工程。
据记者观察,整个球场分足球场、器材室、休息区。作为临浦镇南片首家配备灯光的人工草皮足球场,建成后的公园球场大大丰富了临浦乃至南片球迷的业余生活,促进了临浦全民健身运动发展。“通过举办比赛,营造良好的足球氛围,提高临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一个城市休闲生活和体育文化事业有机融合的样板工程。”临浦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里还是杭州知名青训机构——‘华丰青训’萧山南片的青训基地,促进临浦乃至萧山南片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争取5年至10年培养和输送出职业足球运动员。”
在临浦,“全民运动”已成为百姓平常的生活方式,也激活了体育消费。最明显的就是镇里的体育用品店明显增多。走在小镇的繁华地段,商店里从世界运动品牌到国内运动品牌,应有尽有。一位经营国内运动品牌的老板对记者说:“跑步鞋在这里最受欢迎,销量也不错。”的确,镇里的居民选择健身项目,首选的还是健步走,这拉高了跑步鞋的销售量。
年初开业的明仕棋院临浦分院也是看中了这里的市场潜力,开业就吸引了40多名学棋的孩子。就在4月底,省少年儿童业余围棋升段、定段赛在临浦举行。为期3天的比赛, 孩子们在“黑白世界”中展开激烈搏杀,以别样的方式度过一个快乐而紧张的“五一”假期。“孩子们特别专注,棋艺水平整体很不错,现场PK也非常激烈。”现场评委老师告诉记者。
10多名临浦小棋手也参加了这次家门口的比赛。“我觉得围棋是一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围棋也蕴含着很强的思辨性、趣味性,对于孩子们的成长非常有利。”其中一位家长表示。也有部分家长觉得,孩子喜欢下棋,单纯就想培养他这方面的兴趣爱好,比赛成绩并不重要,重在一份参与的心态。
“农村体育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邵威表示,目前临浦各村(社区)不仅拥有3至5支文体团队,还实现了乒乓球俱乐部、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的全覆盖,基层文化设施有了一定的保障,从而促进了居民文体活动走向常态化。这不仅点燃了村民们心头的中国梦,还引领他们走向美丽乡村的品质生活。
乡镇体育活动的开展是新农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但在各地乡镇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城乡体育发展也存在不均衡情况。据了解,不同年龄参与体育的人群比例,乡镇明显低于城市,随着人群年龄增长,城乡差距更大。乡镇虽然有体育团队,但在组织性、专业性上远远落后于城市。特别是室内健身场所比较匮乏,基层群众的日常健身极易受气候、季节的制约,活动得不到保障。乡镇健身大多局限于参加广场舞、健身走等传统的体育活动,乡镇体育活动持续发展的瓶颈依然存在。
> 链接
浙江出招促进体育消费
体育是绿色产业、新兴产业、健康产业,直接连接生产、服务和消费环节。2015年7月,我省正式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中明确,到2025年,浙江体育产业规模超过50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6%,其中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的比重超过40%。同时,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25平方米;新建足球场地500片以上,实现浙江省90%以上乡镇建有足球场;新建或改建社区中小型多功能运动场馆2000个,新建社区与行政村的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率达到100%。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0%以上;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等。
《实施意见》强调,要建设完善体育健身设施。优化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与布局,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社区中小型多功能运动场馆等全民健身设施。合理利用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及空置场所等建设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开发健身步道、自行车绿道等慢行交通系统,引导发展登山步道、徒步骑行服务站、汽车露营营地、航空飞行营地、帆船游艇码头等户外场地设施。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多样的运动场地设施等。
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设施,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利用力度;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要带头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等。发展健身休闲项目,设计举办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健身休闲项目,开展健身跑、健步走、自行车、赛车、水上运动、登山攀岩、射击射箭、击剑、马术、航空、极限运动等有发展空间的项目;推广羽毛球、网球、游泳、模型、器械健身、钓鱼、台球等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较强的健身休闲项目;丰富体育赛事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