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今日温州

“温州金改”让农民“一诺千金”

陈婵娟

  作为金融改革的前沿阵地,温州近年来开始探索三农资产抵押贷款,其中瓯海农商银行承担的“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推出短短半年时间就已激活2.65亿元的农村资产融资,试点成效明显。

  瓯海破局之举

  一直以来,不管是作为不动产的农房,还是动产农业机具、农作物、牲畜等在农户眼里最有价值的资产,都是现代金融的“绝缘地”。因为受到产权、登记流转制度的制约,无法直接转化成有效的抵(质)押品,向银行贷款融资更是无从说起。

  去年10月,瓯海大胆破局,推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新模式,首次将贷款依据聚焦到“农户的承诺”,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题。瓯海区委、区政府将瓯海农村商业银行作为这项新政策的唯一试点银行。

  “农民认为有经济价值、银行认为可以托管的风险可控资产,都可以贷款。”瓯海农商银行董事长潘志坚介绍,此模式的创新关键在于,农民采取书面承诺方式向银行申请贷款。抵(质)押担保物不仅包括农房、农村商业经营房、合作社股权,还包括农业装备、大宗订单、农业商标等动产、不动产。

  农户意外惊喜

  徐协春是瓯海区丽岙街道的花木大户,也是该新模式推行后的第一位受益者。连他自己都不曾想到,去年底以两间5层农民房和116株名贵花木作为综合抵押物,总计获得了1000万元贷款。这笔资金成为了他事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

  “做生意需要流动资金,我靠自己的一个承诺从银行贷到款了。”谈起成功办理的这种新型贷款,瓯海区茶山街道睦州垟村村民徐来华也喜出望外。从事钢管租赁业的他,用自家两间集体产权农房作出授托“承诺”,既不用去政府部门做权属登记,也不用找担保人,就从瓯海农商银行贷到了36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瓯海10万余农户中,以前约有1.5万户融资完全被银行拒之门外,另有近3万户因没抵押物或担保人,无法足额贷款。自该新业务推出半年多来,已有200个村申请,106个村顺利开办。有1002户农户凭一纸承诺,共获得2.65亿元银行贷款。试点更大的意义在于,新增(历史无贷款记录)468户,10019万元;存量客户放量149户,2321万元。其中受理农户用安置房指标、拆迁协议等指标类受托融资522笔11718万元,农村股权质押贷9笔164万元。

  探索空间广阔

  “我们尝试突破‘非抵押登记不贷、非担保不放’的传统贷款模式‘天花板’,让农民朋友的信用‘一纸千金’,早日奔小康。”潘志坚解释,在100个贷款农民中,会失信的可能就3个人,不能因为这3%的风险而阻碍了97%的融资创业。

  目前,“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采取银行、村经济合作社、农村“三位一体”公司“三方联合”的管理模式。该模式通过在农户和银行间引入村经济合作社和农村“三位一体”公司两个中介,实现信息归集、成本归集以及资产的统一“代管”,适应农业、农村特殊的经营环境,切实提高了“代管融资”模式的效率,降低了银行成本。

  在探索过程中,瓯海农商银行在每个村聘请了1至2名威信高、能力强的村民作为协贷员,负责本村信贷接单、贷款调查协助、不良清收等。截至目前,已选派协贷员93名,成为此项改革新措施的宣传员、普及员、联络员。与普通质押贷款不同的是,农户只需向协贷员提出申请,协贷员会两天内通知银行和瓯海农合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上门调查、评估,村级组织承担起协助银行看管资产和真实性调查的义务。


浙江日报 今日温州 00022 “温州金改”让农民“一诺千金” 2016-06-03 浙江日报2016-06-0300004 2 2016年06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