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文化

“六一”前夕,我省3种报刊入选全国少儿报刊推荐榜

点点小橘灯 照亮童年梦

  本报杭州5月30日讯 (记者 李月红) “哪一天我订阅的报纸、杂志大约会来,我就会眺望家门前的那条路,等着乡村邮递员那辆绿色自行车的铃声响起。”新晋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回忆,是童年阅读开启了他的文学人生。优秀的少儿报刊如童年里的一盏“小橘灯”,陪伴着孩子们成长。

  在我省,就有15盏这样的“小橘灯”。它们中,《科学24小时》是老大,有36岁了;最小的《聪明快车》,刚满两岁;“黑马”是《中学生天地》,曾在全国9000多家报刊中脱颖而出,获第三届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学霸是《少年儿童故事报》《小学生时代》《小爱迪生》,它们连续多次获国家主管部门推荐……15种少儿报刊,每期总发行量353万册(份),成为浙江无数儿童的精神寄托。5月30日,记者从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获悉,我省《少年儿童故事报》《小爱迪生》《小学生时代》等3种少儿报刊再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2016全国优秀少儿报刊推荐名单,连续3年榜上有名,且我省每年推荐数量均位列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前列。

  “出版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向上,精品示范引领、注重推陈出新,产品结构合理是近年来我省少儿报刊的整体趋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报刊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省主要少儿报刊共有15种,其中报纸2种、期刊13种,分幼儿、小学生、中学生等3个读者群体。为了将这一盏盏“小橘灯”拨得更亮些,最近,我省出台“春苗计划”,评选一批内容积极向上、原创能力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少儿报刊,精心打造浙江优秀少儿报刊集群,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广大少年儿童传递正能量。目前,首批10种报刊已出炉。

  这些最美的“小橘灯”长什么模样呢?《少年儿童故事报》是省文联主办的一份周报,栏目名全与故事有关,例如“故事争霸赛”“故事精灵”等。打通版是一个超大栏目“大作家VS小作家”,大作家连城与3位小作家同台写作PK,互评作品。记者看到,小作家一点儿都不客气,在“我要开炮”栏目,直言大作家的故事里有生僻字,“祖父”一词太书面化等3条意见;大作家在“作家门诊”里则画龙点睛点评小作家的习作,版面上好不热闹。《少年儿童故事报》社长周群雅说:“这个版面是我们最有创意、最有特色的品牌专版。”

  《小爱迪生》不同了,这是一本省期刊总社主办、面向小学生的半月刊杂志。单看杂志名,就能感知这是一本科普读物,杂志就像一个“花花世界”,文字不多,却有众多夸张的图画、浓烈的色彩、不循常规的线条等,十分有想象力。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排版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让孩子在笑声中学会学习,在快乐中学会创造,实现“探索科学、激发想象”的办刊宗旨。

  相对而言,《小学生时代》要老牌些。这本创刊于1993年的旬刊,由省教育报刊社主管主办,每期发行量达到157.5万册,是我省发行量最大的少儿报刊。其重点主题的创新策划是一个亮点。记者打开其主题专刊“感知文化,爱我浙江”,只见每一个地方都被概括成儿歌一样的文字:“(杭州)一座美丽的城市,一个大大的博物馆”“(嘉兴)好戏连连看,故事一串串”“(绍兴)跟着课本游绍兴” “(舟山)一起去海的那边做岛主”“(台州)‘乱谈’台州的古往今来”“(衢州)山里有没有住着神仙”……生动形象又好玩。曾任《小学生时代》首任主编小助理、现为人大附中团委学生副书记的吴宛谕说,在杂志社的实践经历是她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给她温暖和力量。

  综观我省少儿报刊的发展势头,可以找到一些共性:在价值观导向上,坚持弘扬真善美,如《幼儿智力世界》以图为主,突出“益智育德”的人文关怀,《博学少年》采用生动活泼的小故事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内容把关上,坚持以经典为导向,如《少年儿童故事报》有意识地着力打造一场经典的全球故事盛宴,《幼儿故事大王》将“经典阅读”标为专版名;在办刊方向上,以特色为追求,如《小学生世界》“童心妙笔”栏目生活气息浓,《作文新天地》的教师点评着眼于生活观察、素材积累和句章构思,从根子上消除学生作文的“难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记忆,数数指头,这些少儿报刊的平均年龄20出头了,如同一个儿童长大成人,但依然能葆有一份“童心”,其秘诀就是坚持创新。《科学24小时》以省科协各类资源数据为数据支撑,以官网、微博、微信、电子杂志等为数据终端,打造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数字化平台,其微信已拥有万余用户,微博粉丝数达到3万以上,在国内综合科普微博中居领先地位。在我省“五水共治”开局之年,《少年作家》发起并联合省关工委、省环保厅、省报刊发行局等单位共同举办了浙江省小学生“五水共治·我心中的小河”征文比赛,短短3个月收到了1.4万篇作文,孩子们写下对水的憧憬,并以实际行动助力“五水共治”。已有31岁的《中学生天地》,办刊宗旨随时代变迁,从当初的“培养未来劳动者素养”到现在的“培养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素养”,成为我省唯一获得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的少儿期刊。

  如曹文轩一样,童年阅读深刻地塑造着每一个人的人生、一个社会的书香氛围。前不久,《小爱迪生》编辑部收到一封电子邮件,是诸暨一位父亲的来信,十四五年前他曾向杂志社投稿并获刊发,他希望找到那期杂志,信中写道:“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希望可以找回我的光荣、我的回忆,将来可以教导我的儿子,让他和我一样有爱幻想、爱动脑的好习惯。”后来的故事很美好,他收到了“回忆”。对于这群少儿报刊工作者来说,能将出版内容存储并传承在一代代浙江人的人生记忆里,在童年里培养阅读习惯,营造书香浙江氛围,就是这份事业最大的光荣。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4 点点小橘灯 照亮童年梦 2016-05-31 1589739 2 2016年05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