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美丽乡村·人与自然

舟山两位年轻人创办滑翔伞营地——

创业的梦想,在海上飞

  舟山六横岛滑翔伞营地,天晴,风稳。一顶顶滑翔伞张开,人们迎风一跃,飞了!

  空中传来阵阵尖叫。“耳边是呼呼的风声,身体像云朵一样轻盈,脚下是岛的轮廓、海的边际……无法形容,感觉我就是一只鸟!”不少体验者落在地面上,还在回味。

  六横滑翔伞营地是长三角首个海景滑翔伞营地。营地刚刚建好,就有不少游客前来体验,还吸引了7名滑翔伞国家队队员来试飞。蓝天上,伞花次第绽放,队员们调整高度,360度螺旋、左右摆荡、S形转弯……几分钟后,“之”字回旋,足尖一点,踏上沙滩。

  “玩滑翔伞的人,自称‘鸟人’。我们曾在山川、高原上飞,如今,我们来到大海边,飞向自由和梦想。”滑翔伞营地教练吴尖尖抛下这句话,又是一跃。

  飞翔,像风一样自由

  吴尖尖,这个1986年出生的小伙子,黑黑瘦瘦,已经有8年的飞行经历。

  “拉着一块布飞上天,到达生命的制高点,很刺激。”年轻的吴尖尖,大学毕业后不走寻常路,听说了滑翔伞这项运动,就开始到河南学习。从此,一“飞”不可收拾。

  从刚开始的“菜鸟”到现在的“老鸟”,吴尖尖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学习滑翔伞的8年里,吴尖尖买过8把伞,从最初级的A级伞,再到B级、C级等等,他越飞越高,越飞越好,到哪里都能“大出风头”。

  “我曾经飞到2000多米的高空,那里没有什么声音,风声也比较小。感觉整个世界只有你一人,在俯视着地球。”吴尖尖描述着这种奇妙的感觉,“这就像刚开始驾驶慢速的货车,后来开了轿车、赛车。但是,越高,越快,就越要小心。”

  2009年,舟山临城。吴尖尖驾驶着动力伞,代表舟山为全国动力伞比赛做准备,结果遇到一股突如其来的乱流和下降气流,在急速下降过程中,他挂在了10万伏的高压线上,惊险万分……

  所以,他给学员上的第一节课,就是飞行心理学:“曾有队友说过,高空翱翔,可以让人像风一样自由,也像鹰一样冷静。不管是运动还是生活,都有个道理,人在高处时要学会谦卑,在低处时要懂得进取。”

  归来,探索创业之路

  “小时候我们常做一个梦,乘着风,飞过高山,飞过丛林,来到海上……”吴尖尖这样在微信中写道。

  这些年来,他在国内飞过河南、新疆、河北、浙江等地,国外飞过印度尼西亚、泰国、土耳其等国,目前已安全飞行达5000余次。但后来,他背着滑翔伞,义无反顾回到老家舟山。只有在这里,他才能真正获得归属感。

  与此同时,舟山人周海明,也瞄准了海洋运动的发展前景:“海岛旅游正在转型升级。以前游客来,大多数去普陀山礼佛,去南沙玩玩沙滩,现在这样简单的两点一线旅游格局已经改变,海洋运动在舟山越来越流行。舟山这么好的海水、沙滩、岛屿、岸线,滑翔伞飞起来,该多漂亮!”

  2015年,两人花了整整一年时间,为滑翔伞飞行营地选址。

  “朱家尖,有飞机场;金塘,有风力发电场;还有些岛,农田多,电线杆密集……”周海明和吴尖尖已经记不清曾考察过多少岛,但却始终找不到最适宜建滑翔伞营地的场地。直到最后,他们来到了六横岛的乌龟山,“那里的风力、温度、湿度、地理环境等,都非常符合要求。”

  如今,在乌龟山海拔120米的地方,周海明每天6点多起床,爬上山顶观测风力、温度等气象数据,然后记录下来。他手上的本子里,密密麻麻都是数据,俨然一个气象专家。吴尖尖则进行试飞,从山坡起飞,定点降落在沙滩上。

  “滑翔伞营地多坐落于山区,像六横这种山海相连的绝美风光,在国内滑翔伞营地中不可多见。最关键的是,这里海边的风向比较稳定,不像陆地上,会有乱流。”在经过上百次的试飞之后,周海明和吴尖尖把营地设在这里,同时,成立了舟山鸿鹄体育文化有限公司。

  目前,这个营地已获国家体育总局航空管理部门和东海航空部低空飞行领域审批,是浙江第4家获得正规审批的滑翔伞营地。营地除了让游客体验滑翔,还提供滑翔培训。

  憧憬,未来如伞绽放

  目前,滑翔伞在国内还属于小众运动。据悉,国内滑翔伞俱乐部有几十家,玩家有6000多名。近年来,随着一些国际大型赛事不断在国内举办,滑翔伞运动的影响力也慢慢扩大,比如2015年在富阳举行的滑翔伞定点世界杯赛,让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了这项运动。

  让更多的人了解滑翔伞,这也是吴尖尖和周海明的近期打算。

  这段时间,吴尖尖在培训两个学员。手持对讲机,他不断鼓励在天上飘飘忽忽的学员:“不要怕!降落时注意速度!”

  “跟开飞机相比,滑翔伞运动更加简单、易学。”吴尖尖说,“不过,要想在高空中自由翱翔,不仅需要强健的体魄和灵敏的反应,还需要接受艰苦的专业培训。最重要的就是看风,很多时候,风向不对或是风力不够稳定,都无法上天。初学者也不是一来就可以飞的,一名学员通常要经过几十甚至上百个小时的地面练习,才能独立上天。”

  其实,滑翔伞在极限运动中并不算“天价”。吴尖尖算了一笔账,买伞和护具等装备,大概要花费3万多元,加上培训费总共4万多元。这项运动在国外已经很大众化,但在国内,受环境限制等原因,玩的人还不多,“像泰国的滑翔伞冲浪,很多国内的游客都去体验过。”

  滑翔伞国家队队员们也看好舟山的海上滑翔伞运动。队员朱志峰说:“像我们参加一些国际比赛,都是在海面上进行,但是国内条件有限。为了适应比赛,经常要到国外去训练。这次在六横试飞的感觉非常好,希望以后把这里当作训练基地。”

  未来,吴尖尖和周海明有更多考虑。“如果阿拉舟山的滑翔伞运动,在2022年的杭州亚运会上能成为表演或者比赛项目就好了。”周海明还计划着发展滑翔伞冲浪、热气球等项目。

  他们的梦想,总脱离不了飞翔。因为有的人,就独爱高飞的自由和梦想。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人与自然 00019 创业的梦想,在海上飞 2016-05-31 1581993 2 2016年05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