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美丽乡村

全域旅游,
为何在合村

  “不经过漫漫长路,怎看得见别样美景?”当我从杭州市区出发,乘坐大巴车到达桐庐县城,随后换乘一辆小车,一路向西行驶约一小时,辗转进入合村乡时,心中不断涌起的便是这一句感慨。

  采访时正值一个雨天。位于合村入口处的后溪水流丰沛,声响轰隆。溪对岸,一片600多亩的竹林葱茏繁茂,青翠欲滴;更远处,连绵的群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诗如画。而当车辆穿过集镇,沿蜿蜒的山路向着合村乡东面的更深处驶去时,一路重峦叠嶂、浅滩深涧、水帘垂挂的景像,又让人忍不住惊呼:先前看到的一切只是冰山一角,更好的风光其实还在后头!

  全域旅游,为啥会在合村?偏远山乡,如何有此魄力?答案早已不言而喻:天然的山水资源与独特的生态优势,让这里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全域范围内的大景区。几乎无需刻意打造,村与村之间已然被绿水青山巧妙串联起来,使得这片122平方公里的广阔天地内,村村有亮点,处处是风景。

  当然,对于全域旅游这样一种新型发展战略来说,仅有自然资源显然还不够。按照国家旅游局的定位,它所要实现的是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细高效旅游、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等的九大转变。

  这些要点,合村乡人懂得把握。“所谓的全域旅游,对我们来说包括全域、全民、全业和全时这四个‘全’字。”合村乡政府有关负责人这样告诉我们。近两年来,他们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精心编制全域4A级景区旅游规划,探索“旅游+乡村”、“旅游+农业”、“旅游+文创”的多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同时,也在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强化项目支撑、激发全民参与热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烦恼与困惑也同时存在。比如,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让他们愿意克服公共交通的不便与长路迢迢的障碍走进合村?如何在既有的夏季漂流项目以外,丰富游客的乡村游体验,实现一年四季皆有“卖点”的全时旅游?

  据了解,目前,合村乡的一些采摘游与民宿项目正在同“阿里旅行”商谈合作意向,以期通过网络的力量为合村旅游聚集更多人气。乡里还通过制订电子商务扶持政策,培育本土企业,建成安厨生鲜产品线下体验馆,引导农产品走上“线上+线下”的双线发展模式……

  “再过一年,合村一定会迎来一个新的转变。”采访中,无论是村干部、民宿经营者,还是普通村民,总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这样的期待。而从他们充满信心的表情中,我们相信,这片秀美山乡必定能够借助全域旅游的发展契机,为当地百姓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浙江日报 美丽乡村 00017 全域旅游,
为何在合村
2016-05-31 1583907 2 2016年05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