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49版:2016高校报考指南

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初阳学院:以精英教育为目标,培养拔尖人才

  初阳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为培养德才兼备、富有个性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建立的一所荣誉学院。学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个性、善创新”的培养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和一流师资,实施精英教育,设有文科试验班(师范)、理科试验班(师范)、工科试验班(非师范)。

  从2016级开始,学院在“通识+专业”的培养模式基础上实施“1+3”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实施书院式管理,推进管理模式创新,设置系列特色课程或文化活动,搭建学生交流研讨、合作共进的平台。第一学年,实行通识教育和大类学科基础教育,由初阳管理;第二学年开始,学生学籍转入各专业学院,由各专业学院管理,实行导师制下的个性化专业教育,组成“**专业初阳班”,专业核心课程单独开班,实行小班化教学,每个专业原则上不超过30人,专业人数不足30人的,可选拔专业学院部分优秀学生进“初阳班”,专业人数5人以下的,与专业学院学生混合编班。

  目前,学院已培养了10届共1160名毕业生,其中30%以上的学生进入国内外知名大学及中科院深造;50%以上的学生在教育系统就业,其中30%多的学生进入省一级重点中学任教,已有50余名毕业生赴境外大学深造。40%以上的学生在国际、国家和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30%以上的学生获得省级和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综合文科022班被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全国仅10个班集体获此殊荣)。初阳学院毕业生以其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广、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质受到广泛好评。

教师教育:引领浙江基础教育,培养卓越教师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全省唯一一所从学前教育到博士培养、教育类别与层次全覆盖的高校。建校以来,为浙江省基础教育输送了近10万优秀师资,培养了浙江省50%的特色高中校长、85%的省级示范幼儿园园长、45%的特级教师,是浙江省教师教育重点基地和研究基地。

  一直以来,学校在对接基础教育中主动引领与服务基础教育改革,以培养“热爱讲台、站好讲台”的师范生为目标,重点培养师范生教育研究能力、心理教育能力、教育技术能力,并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模式三个维度创建了现代教师能力培养的新体系,着力推进卓越教师培养。

  在课程体系上,学校在全国率先设置独立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职前教师培养搭建了优质课程平台;在教学方式上,坚持“实践+反思”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运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在实践模式上,通过四年一贯分段设计,构建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实践模式,成立全国首家教师教育实训中心(2014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施师范生教学技能考核制度,保证师范生教师技能的有效提升。

  2007年以来,学生在浙江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成绩优异,其中一等奖数占全省总数的40%左右,2013年以来,我校12位选手参加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6个组别的比赛,荣获7个第一名;师范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6%以上;“对接与重构:地方师大师范生培养体系探索”“现代教师RPT能力培养的创新与实践”等8项教学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基于UGS教育共同体的实践创新型中学卓越教师培养”“保教融合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获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新创业教育:以创新与实践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依托教室、校园、社会“三个课堂”,充分利用浙江省经济发达、民众创新创业意识较强的优势与特点,不断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努力拓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和空间,逐步形成了“一体、双向、多元”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一体”是指“一、二、三课堂”融为一体、互助互补,共同提升;“双向”是指“校地、校企”双向互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多元”是指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多元、内容多元、载体多元。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实践活动,经过十多年的积淀与发展,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国、省、校、院”四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学校每年立项课题2000余项,参与学生近万人,确保了100%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都有参与一次以上科技创新项目训练的机会,受益面远超其他同类院校。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学术文化活动,每年参加学科竞赛人数超过12000人次,参与各类学术文化活动超过50000人次。近几年学校在学科竞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三年学科竞赛成绩位列省属高校第2名,获各类竞赛国家特等奖1项、二等奖以上74项。2010年、2016年,我校学子两次入围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是该项赛事37年来全球第二支入围的师范院校参赛队;2010年,在由美国宇航局天文研究所等发起的国际小行星搜寻活动中,我校学子共发现3颗主带小行星,认证近地天体2颗,占全国总发现成果的一半以上,得到组办方的高度赞赏;以我校师范生专业技能考核为基础,发起并作为秘书处单位连续组织了三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截至2015年,连续5届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同类院校唯一,浙江省2所高校之一);阿西剧社作品《沧海月明》、《再见彼得潘》分获2009、2011年度全国大学生戏剧节金刺猬奖(唯一最高奖),并获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生存训练活动已连续举办16年,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戏曲协会竞逐CCTV-11戏曲频道“一鸣惊人”荣膺全国12强,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学生作品屡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浙江日报 2016高校报考指南 f0049 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2016-05-31 浙江日报2016-05-3100008;浙江日报2016-05-3100009;浙江日报2016-05-3100010;浙江日报2016-05-3100011 2 2016年05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