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f0006版:2016高校报考指南

高考志愿填报: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高考志愿填报: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特邀专家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石磊峰

  落笔之前,先给广大考生和家长讲个小故事。兔爸爸给小兔子10元钱,告诉它:宝贝,去买你想吃的东西吧,但是只能买一种食物,没花完剩下的钱要还给爸爸。到了超市,好多的食物啊,小白兔都看傻眼了。找啊找啊,突然眼前一亮,哇,我最爱的胡萝卜!不假思索就想往篮子里塞。忽然看到,价格牌上写着:胡萝卜7元一根。小白兔心里犯嘀咕了:剩下的3元还得还给老爸,亏不亏啊?正在超市闲逛的乌鸦、小鸡、麻雀们,也纷纷指导小白兔:你看你看,那边猪肉9.99元一块,你刚好10元钱,多划算啊,一点都不浪费!最后,小白兔终于把10元钱花到了极致,把猪肉带回了家,但它却闷闷不乐、怅然若失……故事讲到这里,也就引出了笔者要阐述的主题:高考志愿填报,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我省自2007年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2009年实行新课改高考以来,社会、考生、招考机构、高校间的磨合已经进行了多年,对于一般的填报规则和技巧,如梯度填报、保底设置、名次号比对等等,考生和家长基本已经了然于胸。但由此引发的盲目搞分数匹配、把填报志愿当成做买卖“分分必究”的现象也层出不穷。故笔者认为,高考填报志愿,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回归本真,应该把选择适合自身的高校和专业当作一切技巧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做好自我探索。每个人适合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性格、兴趣、个人技能等方面都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不能仅仅追求热门、高薪等外部因素,而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自身心理特征的内在要素。在专业选择过程中,考生要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兴趣、行为动机、能力优势、个性等心理特征。大量事实证明,如果在没有充分了解自身心理特征的情况下随意选择一个专业或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将会造成严重后果。此外,严格规避诸如身高、性别、单科成绩要求等方面的填报限制,也是广大考生和家长需要高度重视的。

  其次,做好环境探索。一是要考察目标高校所在的地域环境,包括当地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教育环境、政策环境等,在填报志愿时,要进行综合考量。二是要重点考察目标高校,所谓“知人知己,百战不殆”。对一所高校的解读,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其历年录取分数线的掌握和分析上面。要定位一所高校的层次,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办学层次。二是师资水平。三是科研实力。四是学科建设。反映高校综合实力的因素还有很多,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借用“生涯人物访谈”法,对自己有意向的目标高校和专业的“过来人”以及该专业所在行业的从业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也是一个帮助考生进行环境探索的好办法。

  第三,做好志愿决策。经过上述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考生们要做好这两方面信息的综合工作,结合名次号比对、梯度填报等基本填报技巧,为自己的大学生涯设立目标,确定大体的发展方向。建议家长和考生可参考使用CASVE循环、决策平衡单等工具进行辅助决策,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降低志愿填报风险。

  最后,预祝广大考生如愿进入心仪的、合适的高校和专业学习。


浙江日报 2016高校报考指南 f0006 高考志愿填报: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2016-05-31 浙江日报2016-05-3100004;浙江日报2016-05-3100005;浙江日报2016-05-3100006 2 2016年05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