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慵懒”
最缺的不是钱
蒋卫阳
“我们手头掌握着数亿元资金,想投,却投不出去……”日前,国务院促进民间投资专项督查第二督查组在山西太原举办的企业家座谈会,东杰智能负责人向督查组反映了企业遇到的这一“尴尬”。东杰智能投资遇阻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民间投资发展的困境。今年前4个月,国内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民间投资1至4月仅增长5.2%,持续回落的势头过快并且历时较长。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我省民间投资也出现增速放缓趋势。省统计局分析报告显示,今年前4个月,受房地产投资下降影响,我省民间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3个百分点。
民间投资碰到的问题,一方面与企业利润连续下滑、民间企业投资能力削弱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外部环境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不无关系。这当中除了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成长性好的项目成为稀缺资源的客观因素外,核心症结还是民间投资渠道不畅这个老问题。据报道,此次国务院督查组发现的问题包括:民间投资的确存在“玻璃门”现象;部分民企对国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的优惠政策获得感不强;一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设定门槛较高;企业审批事项偏多、周期偏长;民营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等。
以前面提到的东杰智能为例,其资金投不出去的原因卡在“土地”。东杰智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希望投资停车设施,但停车设施最为稀缺的城市中心,任何一块看起来能够建停车设施的空地,都有不同部门对其设有各种条条框框,比如规划部门有“红线”要求、建设部门有容积率要求、消防部门有消防安全要求,让企业无所适从,想推动项目都不知道该从何入手。
有识之士指出,民营经济支撑着国民经济大半壁河山,民营投资下降过快将威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面对民间投资遭遇的种种问题,国家决策层态度十分明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两次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破除民间投资的隐性壁垒,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国务院还专门召开促进民间投资专项督查动员部署会议,对专项督查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此次国务院派出9个促进民间投资专项督查组,分赴一些省(区、市)开展督查。主要目的就是要促进国家民间投资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推动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加大对民间投资的金融支持,以及大力推进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
对于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来说,保持民间投资稳定增长的意义不言而喻。今年以来,浙江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增速处在年初既定目标的合理区间。这当中也有民间投资的一份功劳。包括大力推进浙商回归在内的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合力增效,增长质量好于预期。但与此同时,面对民间投资增速放缓的趋势,我们更应保持清醒认识,下更大力气帮助非公有制经济“搬三山”“开三门”,打造“四张清单一张网”,努力在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和氛围上继续走在前列。日前举行的全省浙商回归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省委书记夏宝龙就曾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推动浙商回归更加突飞猛进。
实际上,我省正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产业迈向中高端,客观上为民间投资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以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例,浙江城市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预计“十三五”期间全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7000亿元,而全省城市维护建设税去年仅为260亿元、缺口超过70%,需要靠土地出让收入、一般财政预算收入以及各种融资来填补。为此,一方面,要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放大财政资金;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市政工程向民资开放,通过BOT、BT、TOT、PPP等方式吸引民资参与市政建设。同时,以提高PPP项目落地签约率和民间投资合理回报率为抓手,以降低民间投资成本为重点,补齐民间投资短板。
资本的天性就是流动,要全面激活社会资本,打通民间投资的最后一公里,关键还在于统一市场准入,创造平等投资机会。在此过程中,必须从体制机制上为民间投资“松绑”。而在这方面,浙江正在不断创新提速。省政府目前已经批复同意在诸暨市开展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相关方案提出深入推进扩大民间资本进入社会领域改革试点,将改革扩大到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吸引民间资本,建立健全多渠道汇聚社会资本的融资机制。
让民资的心澎湃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