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文化

美德,坚持了一个世纪

  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2007年出版)写道:“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

  一

  多年前,钱钟书给了杨绛一个最高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如出一辙,几乎不见媒体记者,只坚守文字世界。每年生日,她都要“躲”生日,也曾说:“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宋强告诉我,杨绛先生把她和钱钟书的稿费全部捐给清华大学“好读书”奖学金,用于扶持那些好学而贫困的学生。在捐赠仪式上,杨绛说:“在1995年钱钟书病重时,我们一家三口共同商定用全部稿费及版税在清华设一奖学金,名就叫‘好读书’,而不用个人名字。”于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每年都会直接将稿费寄给清华大学,到现在累计已近2000万元。对此,杨绛先生曾风趣地说:“其中有《堂吉诃德》的很大贡献,这说明堂吉诃德没有死,他还在中国实行他的骑士道呢!”

  2005年,杨绛先生将保管多年的一部珍贵文献《复堂师友手札菁华》捐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堂师友手札菁华》是一部集中反映晚清学者、词人谭献的师友书信集,内有章太炎、孙诒让、杨度、方宗成、王尚辰等晚清名流写给谭献的书信,非常有价值。杨绛先生认为“这些文物最好的去处就是国家”。

  二

  杨绛先生为人慷慨,但是自己生活却十分简朴,自1977年一家人搬进位于北京三里河的一个宿舍小区后,就再也没有离开。她的家是这个小区里唯一一户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说,那套房子地面是水泥板,墙壁是白灰粉刷。实际上单位多次提出要给杨绛先生装修房子,她都谢绝了。先生多年前就开始整理书稿、藏书等,该捐的都捐献了。周绚隆说,她做这些事情不为名不为利,而是出于她对文化的敬仰,这种信仰、这种坚守、这种执着值得当代知识分子学习。

  人至暮年回首,免不了要思考“后事”。然而杨绛先生想的“后事”,是把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留给后人、留给未来,因此她没有歇息,反而更加拼命地去做。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胡真才也是《杨绛文集》的编辑,他说,杨绛先生虽称自己“万人如海一身藏”,但并不说明她“两耳不闻窗外事”。从文集2004年出版到2014年再版这十年间,仍是杨绛先生辛勤劳作的十年,“她完全可以享受盛名而不再作为,但她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和对文字的笔耕。”

  周绚隆透露,编文集的时候,杨绛先生抽掉了一篇文章,当时她说:“弃恶扬善,对别人不好的东西全部拿掉。”这也是她高龄以后有更深度的思考,在情感、价值观上超越了很多。

  三

  2013年到2014年之间,杨绛先生还亲自校订了她妹妹杨必翻译的《名利场》。我从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的资料中看到,杨绛先生用铅笔标注了很多修改内容,大改动不是太多,但是用词非常精炼,书上有一句话是“都宾刚到的时候对他笑了一笑,以后一直没有理会他”,杨绛先生改为“都宾刚到时对他笑笑,以后没再理会他”,删减了好几个字,由此可以看出她的文字如人一般,纯朴、简练而又寓意深刻。

  2007年,杨绛先生出版了《走到人生边上》,这是一个耄耋老人独自在生命的“边缘”,面对死亡,探讨“生、老、病、死”这一人生规律,思索人生价值和灵魂有无的作品。2011年7月,在百岁寿辰前夕,她又以问答形式发表《坐在人生的边上》,可视为《走到人生边上》的姊妹篇。同样是“人生边上”,一个是“走到”,一个是“坐在”,显示出境界的微妙差别,可见她对于生死进入到一个更为从容的境界,显示出了豁达的生死观。

  杨绛先生所坚持的美德,恪守了长长的一生。我们完全可以说,她的灵魂在读者心中,不会离去。


浙江日报 文化 00013 美德,坚持了一个世纪 2016-05-26 1576378 2 2016年05月26日 星期四